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鷓鴣天(鄭守厚卿席上謝余伯山,用其韻)》

全文:
夢斷京華故倦遊。
只今芳草替人愁。
陽關莫作三疊唱,越女應須為我留。
看逸韻,自名流
青衫司馬且江州。
君家兄弟真堪笑,個個能修五鳳樓。

辛棄疾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逸韻

(1).高逸的風韻。《藝文類聚》卷三六引 晉 庾亮 《翟徵君贊》:“稟逸韻於天陶,含沖氣於特秀。” 宋 陸游 《梅花絕句》:“高標逸韻君知否?正在層冰積雪時。” 郭沫若 《芍藥及其他·丁東草》:“在深山裡,崖壑幽靜的泉水邊,或許也更有一番逸韻沁人心脾。”

(2).美妙動聽的樂聲、歌聲。《宋書·樂志四》:“逸韻騰天路,頽響結城阿。” 唐 李百藥 《雜曲歌辭·火鳳辭》:“嬌嚬眉際斂,逸韻口中香。” 清 王韜 《淞濱瑣話·瑤台小詠中》:“勒馬英姿颯爽,轉喉逸韻蒼涼。”

(3).高超的詩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麗句與深采並流,偶意共逸韻俱發。” 唐 劉禹錫 《樂天寄憶舊遊因作報白君以答》詩:“酒酣襞牋飛逸韻,至今傳在人人口。” 明 高啟 《三賢堂》詩:“逸韻邁羣流,豈將文墨牽。” 清 曹寅 《遊仙詩》之二十:“羨爾居然聳詩骨,洞天逸韻不嫌多。”

自名

(1).自稱;自命。 宋 蘇軾 《辛丑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途中作口號》:“詩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六:“京師溝渠極深廣,亡命多匿其中,自名為‘無憂洞’。”《金史·陳規傳》:“南渡後,諫官稱 許古 、 陳規 ,而 規 不以訐直自名,尤見重雲。”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做“雜文”也不易》:“雖然自名為‘文藝獨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來判斷,‘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實也正是‘雜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聞名。《南史·文學傳·吳均》:“先是, 均 將著史以自名,欲撰《齊書》,求借 齊 起居注及群臣行狀。” 唐 韓愈 《張中丞傳後序》:“ 翰 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 金 王若虛 《詩話》:“近歲諸公以作詩自名者甚眾,然往往持論太高。”

(3).自通名姓。《後漢書·趙孝傳》:“ 孝 既至,不自名,長不肯內。”

辛棄疾名句,鷓鴣天(鄭守厚卿席上謝余伯山,用其韻)名句

詩詞推薦

看逸韻,自名流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