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爛爛雙瞳掣電光,照人1一1皮里有秋陽。
誰將鼠臘同蒼璧,枉把鹽車服乘黃。
合有猷謀陳稷契,即看灝噩繼周商。
近來佳句驚人甚,敢並蒹葭玉樹傍。
詩詞問答
問:《嘉夫再有冰玉交輝佳句復和酬報》的作者是誰?答:周行己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參考注釋
爛爛
(1).光亮貌;光芒閃耀貌。《漢書·司馬相如傳上》:“蜀石黃碝,水玉磊砢,磷磷爛爛,采色澔汗。” 顏師古 注引 郭璞 曰:“皆玉石符采映曜也。”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七:“ 夏桀 之時, 費昌 之 河 上,見二日:在東者爛爛將起;在西者沉沉將滅。”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後序》:“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爛爛射人。” 康有為 《順德二直歌》:“巖電爛爛夜騰霜,抗疏斬奸劍吐鋩。”
(2).色彩鮮艷貌。 唐 白居易 《牡丹芳》詩:“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艷燈煌煌。” 明 宋濂 《故龍泉湯師尹甫墓碣銘》:“晚年嗜種鞠,購得嘉種踰百,當秋高氣清,黃白紅紫盛開,爛爛然如張錦繡。” 明 方孝孺 《感橙樹有作》詩:“纍纍枝間實,爛爛半青黃。” 郁達夫 《題畫》詩之三:“爛爛猶餘丹灶氣,晚風吹作滿林霞。”
雙瞳
(1).兩眼。 唐 杜甫 《天育驃圖歌》:“毛為緑縹兩耳黃,眼有紫燄雙瞳方。”《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世上這般雙瞳如豆,一葉迷山的,以至糊塗下人,又有幾個深明大義的呢?”
(2).重瞳,兩個眸子。 晉 王嘉 《拾遺記·員嶠山》:“人皆雙瞳,修眉長耳。” 唐 李白 《登廣武古戰場懷古》詩:“ 項王 氣蓋世,紫電明雙瞳。” 王琦 注引《史記·項羽本紀》:“聞 項羽 亦重瞳子。” 清 毛祥麟 《對山餘墨·巫覡》:“或謬託雙瞳,或揑稱鬼附,妄論休咎,武斷死生。”
掣電
閃電
火輪掣電烘烘艷,往往來來滾繡球。——《西遊記》
秋陽
(1).烈日。《孟子·滕文公上》:“ 江 漢 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趙岐 註:“秋陽, 周 之秋, 夏 之五、六月,盛陽也。” 南朝 梁 江淹 《被黜為吳興令辭箋詣建平王》:“濯以河漢之流,曝以秋陽之景。”
(2).秋天的陽光。 宋 蘇軾 《秋陽賦》:“吾心皎然如秋陽之明,吾氣肅然如秋陽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陽之堅百穀,吾惡惡而欲刑之如秋陽之隕羣木。”
鼠臘
臘制的老鼠。亦比喻有名無實的人或事物。 明 朱灝 《逃暑賦》:“知東方不可託兮,餐北方之鼠臘。” 清 龔自珍 《大誓答問》:“寶鼠臘之徒,欲誣今文家,則以為一篇,欲誣 孔 壁,則以為三篇。”參見“ 鼠璞 ”。
鹽車
運載鹽的車子。《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 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 伯樂 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冪之。”後以“鹽車”為典,多用於喻賢才屈沉於天下。 漢 賈誼 《吊屈原文》:“驥垂兩耳,服鹽車兮。” 唐 殷堯藩 《暮春述懷》詩:“此時若遇 孫陽 顧,肯服鹽車不受鞭。” 宋 黃庭堅 《送曹子方福建路運判兼簡運使張仲謀》詩:“鹽車之下有絶足,敗羣勿縱為民殘。” 明 高啟 《天閒青驄赤驃二馬歌》:“請看垂耳鹽車者,那得昂藏八尺身!” 清 孫枝蔚 《君馬黃》詩:“恥遭眾口夸,寧受鹽車厄。”
乘黃
(1).傳說中的異獸名。《山海經·海外西經》:“﹝ 白氏 之國 ﹞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郭璞 註:“即飛黃也。”
(2).傳說中的神馬名。《管子·小匡》:“地出乘黃。” 尹知章 註:“乘黃,神馬也。”後用以指御馬。《資治通鑑·齊明帝永泰元年》:“﹝ 李彪 ﹞坐輿禁省,私取官材,輒駕乘黃,無所憚懾。” 胡三省 註:“乘黃,御馬也。”
(3).泛指良馬。 明 何孟春 《餘冬序錄摘抄》卷五:“ 番 饒馬而無茶,故 中國 得以摘山之利易彼乘黃。”
四匹黃色的馬。《詩·鄭風·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黃。” 毛 傳:“四馬皆黃。”《禮記·雜記上》:“陳乘黃大路於中庭。” 孔穎達 疏:“陳四黃之馬於大路之西。”
稷契
稷 和 契 的並稱。 唐 虞 時代的賢臣。 漢 王逸 《九思·守志》:“配 稷 契 兮恢 唐 功,嗟英俊兮未為雙。” 漢 蔡邕 《再讓高陽侯印綬符策表》:“臣聞 稷 契 之儔,以德受命,功德靡堪。” 唐 杜甫 《客居》詩:“ 稷 契 易為力, 犬戎 何足吞。” 明 方孝孺 《四月一日蒙賜宴浣花新建草堂感恩懷古偶作》詩:“徒抱 稷 契 心,莫覩 唐 虞 禪。”
灝噩
博大。語本 漢 揚雄 《法言·問神》:“ 虞 夏 之書渾渾爾, 商 書灝灝爾, 周 書噩噩爾。” 宋 司馬光 《謝賜<資治通鑑序>表》:“發言為典,肆筆成書。炳蔚互變,如虎豹之明;灝噩無涯,逾 商 周 之盛。”
近來
現時期或剛過去的時期
佳句
詩文中精闢的語句
驚人
令人驚奇
他們的經濟情況以驚人的速度得到改善
蒹葭玉樹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魏明帝 使後弟 毛曾 與 夏侯玄 共坐,時人謂‘蒹葭依玉樹’。”蒹葭,指 毛曾 ;玉樹,指 夏侯玄 。謂兩個品貌極不相稱的人在一起。後以“蒹葭玉樹”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貴的人。亦常用作謙辭。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小星》:“雲屏初列,彩絲新戀,袖映屏山雲艷,蒹葭玉樹,低回笑攬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