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雯的《阮郎歸·書錦》
全文:
畫簾捲起鬱金堂,弄影過迴廊。
宮袍新打內家香,當時解佩郎。
攜翠管,近明窗,春山待曉妝。
洛陽才子是東床,西廂春夢長。
參考注釋
宮袍
古代官員的禮服。 唐 殷堯藩 《登鳳凰台》詩之一:“ 鳳凰臺 上望 長安 ,五色宮袍照水寒。” 明 王世貞 《鳴鳳記·嚴嵩慶壽》:“花香沾繡襖,酒色映宮袍。” 清 黃遵憲 《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詩:“他年上我墓,相攜著宮袍。”
內家
(1).指皇宮,宮廷。 唐 王建 《宮詞》之五十:“盡送春毬出內家,記巡傳把一枝花。” 清 李漁 《慎鸞交·卻媒》:“看花醉殺瓊林酒。身到處,盡溫柔,消魂更是內家樓。” 阿英 《關於北京<燕九竹枝詞>》:“有的花鼓娘還試穿著新設計的內家裝束,引起觀眾極大注意。”
(2).指宮女。 唐 薛能 《吳姬》詩之十:“身是三千第一名,內家叢里獨分明。”《醒世恆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此位內家原是卿所進奉。今著卿領去,到府中將息病體,待得痊安,再許進宮未遲。”
(3).指太監。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還宮》詩:“生還侍兒少,熟識內家稀。”《紅樓夢》第七二回:“ 夏太監 打發了一個小內家來説話。”
(4).即內人家。 明 李東陽 《韓休知》詩:“內家伎樂喧歌酒,外庭宰相還知否?”原註:“ 唐 《教坊記》:伎女坊謂之內人家。”
(5).指良家婦女。《初刻拍案驚奇》卷二:“ 吳大郎 上下一看,只見不施脂粉,淡雅梳妝,自然內家氣象,與那臙花隊里的迥別。”《天雨花》第三回:“遊山玩水男子事,內家豈可外邊行?”
(6).猶言世俗人家。《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 靜觀 此時已是內家裝扮了,又道 黃夫人 待他許多好處,已自認他為乾娘了。” 王古魯 註:“此處指‘俗家打扮’之意。不再是出家人打扮了。”
(7).指內家拳。《兒女英雄傳》第六回:“武當拳是 明太祖 洪武爺 留下的,叫作‘內家’;少林拳是 姚廣孝 姚少師 留下的,叫作‘外家’。”
當時
就在那個時刻;馬上
當時就簽約雇用你
解佩
見“ 解佩 ”。
(1).解下佩帶的飾物。 漢 劉向 《列仙傳·江妃二女》:“ 江妃 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遊於 江 漢 之湄,逢 鄭交甫 ,見而悅之,不知其神人也,謂其僕曰:‘我欲下請其佩。’……遂手解佩與 交甫 。” 五代 李瀚 《蒙求》詩:“淵客泣珠, 交甫 解佩。” 宋 歐陽修 《玉樓春》詞:“聞琴解珮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 元 李裕 《次宋編修顯夫南陌詩四十韻》:“ 楚 女窺墻日, 文園 病渴年。合歡連組帶,解佩雜芳荃。” 清 鈕琇 《觚賸·河東君》:“蓋就新去故,喜極而悲,驗裠之恨方殷,解珮之情逾切矣。”
(2).佩是古代文官朝服上的飾物,因謂脫去朝服辭官為“解佩”。《文選·鮑照<擬古>詩》:“解佩襲犀渠,卷袠奉盧弓。” 李周翰 註:“佩,文服也。犀渠,甲也。袠,書衣也。盧弓,征伐之弓。謂棄筆從戎也。”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上:“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揚娥入寵,再盼傾國。”
(3).《漢書·龔遂傳》載: 宣帝 任 遂 為 勃海 太守,其地因歲飢,多盜劫。 遂 到任後,勸民務農桑,民有持帶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後因以稱買牛務農為“解佩”。 宋 蘇軾 《侄安節遠來夜坐》詩之三:“腰下牛閒方解佩,洲中奴長足為生。”參見“ 賣劍買牛 ”。
李雯名句,阮郎歸·書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