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鄭廷玉的《牧羊關》
全文:
那金釵兒重六錢半。
三折來該九貫五。
你從明朝打扮你兒夫。
你與我置一頂紗皂頭巾。
截一幅大紅裹肚。
與孩兒做一個單絹褲遮了身命。
做一個布上衣蓋了皮膚。
搽旦云:您爺兒兩個都有了也。
怎么樣打扮我咱。
正末云:大嫂。
唱:你買取一付蠟打成的銅釵子。
更和那金描來的棗木梳。
參考注釋
三折
指三折筆。 唐太宗 《筆法訣》:“為波必磔,貴三折而遣毫。” 元 陳繹曾 《翰林要訣·圓法》:“上點如右足立定,取力下屈如右股三折。”參見“ 三折筆 ”。
(1).多次受挫。《史記·魏世家》:“寡人不佞,兵三折於外,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以羞先君宗廟社稷,寡人甚醜之。” 唐 張說 《登九里台是樊姬墓》詩:“志闡三折後,愁值二毛前。” 清 龔自珍 《知歸子贊》:“於斯時也,猝焉而與其向者靈異智慧之心遇,遇而不逝,乃決定其心,蓋三累三折之勢,知有佛矣。”
(2).指路途多次轉折。 南朝 梁 沉約 《白馬篇》:“赤坂途三折,龍堆路九盤。”
(3).指三折肱。 唐 劉禹錫 《學阮公體》詩之一:“百勝慮無敵,三折乃良醫。” 宋 張耒 《贈無咎以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為韻》:“醫肱待三折,劍鐵要百鍊。”
鄭廷玉名句,牧羊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