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慎郡王黃山三十六峰圖·其二·飛龍》
全文:
鱗鬣何之而,憶向天門睹。
大地是義經,占乾符九五。
參考注釋
大地
(1)
(2) 地面;地球表面廣闊的土地
大地回春
(3) 代指地球
義經
正道。《逸周書·太子晉》:“國誠寧矣,遠人來觀;修義經矣,好樂無荒。”
乾符
舊指帝王受命於天的吉祥徵兆。《晉書·慕容儁載記》:“寡君今已握乾符,類上帝,四海懸諸掌,大業集於身。” 唐 韓愈 《賀冊尊號表》:“陛下仰稽乾符,俯順人志。” 清 姚鼐 《朱石君中丞視賑淮上途中見示長句次韻》之二:“山川極盛在一朝, 鍾離 帝起乾符握。”
九五
(1).《易》卦爻位名。九,謂陽爻;五,第五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五位。《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孔穎達 疏:“言九五,陽氣盛至於天,故云‘飛龍在天’。此自然之象,猶若聖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後因以“九五”指帝位。《晉書·東海王越傳》:“遂裂冠毀冕,幸百六之會;綰璽揚纛,窺九五之尊。”《舊唐書·突厥傳上》:“ 突厥 所以掃其境內,直入 渭 濱,應是聞我國家初有內難,朕又新登九五,將謂不敢拒之。”《三國演義》第六回:“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 孫中山 《治粵談》:“窺若輩之用心,無非欲登九五,破共和,復行專制而已。”
(2).指帝王。 南朝 梁 沉約 《辯聖論》:“若不登九五之位,則其道不行。”《隋書·越王侗傳》:“且 化及 偽立 秦王 之子,幽遏比於囚拘,其身自稱霸相,專擅擬於九五。” 元 無名氏 《連環計》第三折:“若遲三五日呵,太師登了九五之位,那時君臣名分就如天地隔絶,再也不能展其僚寀之歡。”
乾隆名句,題慎郡王黃山三十六峰圖·其二·飛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