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顏脩來吏部寄孔廟碑十二種》
全文:
生近聖人居,未得拜祠墓。
頗聞魯諸生,講禮以時聚。
故宅聞金絲,猶傳壁書處。
漢祖祠太牢,過魯曖餘慕。
六經出秦火,諸儒明訓故。
歷代遞相嬗,碑版屹森布。
龜龍或齾缺,蛟螭無錯互。
顏生陋巷裔,學古鄙章句。
餘事攻六書,韋蔡競先騖。
金薤遠見投,聊持伴魚素。
論世慨桓靈,末造紛黨錮。
尤愛梁鵠書,筆勢颯軒翥。
貢墨與匱紙,椎拓亦殆庶。
明窗秋日晴,水沉午方炷。
彷佛闕里游,低佪不能去。
參考注釋
龜龍
(1).龜和龍。古人以為均是靈物。《禮記·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漢 蔡邕 《郭泰碑》:“猶百川之歸巨海,鱗介之宗龜龍也。”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鐘銘》:“丞尉等並衣冠之龜龍,人物之標準。”《新唐書·崔仁師傳》:“ 液 字 潤甫 ,尤工五言詩, 湜 ( 崔湜 )嘆,因字呼曰:‘ 海子 ,我家龜龍也!’”
(2).比喻傑出人物。
(3).指 漢武帝 時的龜文錢幣和龍文錢幣。 漢 桓寬 《鹽鐵論·錯幣》:“其後稍去舊幣,更行白金龜龍。民多巧新幣。幣數易而民益疑。”參閱《漢書·食貨志下》。
蛟螭
(1).猶蛟龍。亦泛指水族。 漢 揚雄 《羽獵賦》:“探巖排碕,薄索蛟螭。” 明 朱鼎 《玉鏡台記·石勒稱王》:“倚天長劍泣蛟螭,那怕金壘湯池。” 章炳麟 《印度人之觀日本》:“ 日本 文化安所受之?儒書文藝近取 支*那 ,佛教乃自 印度 迆入,無二國者, 日本 則終古為蛟螭蜃蛤耳。”參見“ 蛟龍 ”。
(2).指器物上的螭形圖案。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蛟螭露筍簴,縞練吹組帳。”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蛟螭蚴蟉蟠贔屭,千秋名姓留嵯峨。”
(3).指形似蛟龍的拐杖。 唐 韓愈 《和虞部盧四汀酬翰林錢七徽赤藤杖歌》:“空堂晝眠倚牖戶,飛電著壁搜蛟螭。” 明 李東陽 《靈壽杖歌》:“蛟螭盤拏露頭角,熊經樹顛虎山腳。”
錯互
猶交錯。《後漢書·蘇竟傳》:“賊臣亂子,往往錯互,指麾妄説,傳相壞誤。”《書·舜典》“濬哲文明,溫恭允塞” 唐 孔穎達 疏:“ 堯 舜 道同,德也如一,史官錯互為文。”《明史·韓雍傳》:“ 兩廣 地勢錯互,當如臂指相使,不可離析。” 清 顧炎武 《日知錄·三正》:“經傳之文,或從 夏 正,或從 周 正,所以錯互如此。”
王士禎名句,顏脩來吏部寄孔廟碑十二種名句
名句推薦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
晏幾道《思遠人·紅葉黃花秋意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