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之世的《述歸(一)·其一》
全文:
原無乾世術,抱璞祇自珍。
窮途一回首,翻為泣玉人。
侵晨理征帆,迢迢向河津。
行李莽無光,童僕亦逡巡。
川途已脩阻,濁浪復崩奔。
且辨還山服,沿江采白蘋。
參考注釋
乾世
謂處理世事。《北史·裴矩傳》:“世父 讓之 謂曰:‘觀汝神識,足成才士,欲求宦達,當資乾世之務。’ 矩 由是始留情世事。”
幹世:求為世用。 晉 王嘉 《拾遺記·秦始皇》:“﹝ 張儀 蘇秦 ﹞嘗息大樹之下,假息而寐,有一先生( 鬼谷子 )……教以乾世出俗之辯。” 唐 錢起 《送郎四補闕東歸》詩:“無事共乾世,多時廢隱淪。” 明 方孝孺 《黃晏仲晦字說》:“方斯時,士之揚材露技以乾世者,又皆騷然不得安其居。”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 中國 今日冀以學術乾世,難也。”
榦世:猶治世。
抱璞
(1).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獻璞玉於 厲王 ,玉工說:“石也。” 厲王 以 和 為誑,斷其左足。 武王 時復獻之,又以為石,斷其右足。 文王 即位, 和 抱璞哭泣於 楚山 之下,淚盡繼之以血。 文王 乃使玉工剖其璞,得美玉。見《韓非子·和氏》。後因以“抱璞”喻懷才不遇。 漢 東方朔 《七諫》:“ 和 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晉書·應詹傳》:“四門開闢,英彥鳧藻,收春華於京輦,採秋實於巖藪,而 泓 抱璞 荊山 ,未剖 和 璧。”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贈處》:“雙璧產 荊山 ,望如虹,氣如煙,悠悠抱璞空流怨。” 郁達夫 《雜感》詩之一:“俊逸靈奇宰相才, 卞和 抱璞古今哀。”亦作“ 抱玉 ”、“ 抱璧 ”。 漢 王充 《論衡·講瑞》:“美玉隱在石中, 楚王 、令尹不能知,故有抱玉泣血之痛。” 宋 梅堯臣 《汝南江鄰幾雲鄎南並淮浮光山有張隱居故江有慕之作予輒次其韻》:“且奉采蘭養,應無抱玉啼。” 明 何景明 《種麻篇》:“斷金俟同志,抱玉難自宣。” 明 王錂 《春蕪記·說劍》:“自笑投珠,誰憐抱璧雙刖。”
(2). 戰國 齊宣王 欲用 顏斶 , 斶 辭曰:“夫玉生於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大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 斶 願得歸。”見《戰國策·齊策四》。後因以“抱璞”指保持本色,不為爵祿所惑。 漢 蔡邕 《釋誨》:“僕不能參跡於若人,故抱璞而優遊。” 宋 王禹偁 《聖人無名賦》:“惟澹惟默,固抱璞以含章;不識不知,豈命氏而考姓。”
自珍
自愛;珍惜己體。《漢書·賈誼傳》:“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淵潛以自珍。”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詩之三:“一失不足傷,念子孰自珍。” 宋 陸游 《草書歌》:“小兒勸我當自珍,勿為門生書棐幾。”
李之世名句,述歸(一)·其一名句
名句推薦
螢聚帳中人已去,鶴離台上月空圓
鄭立之《哭林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