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歸(一)·其一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述歸(一)·其一原文

原無乾世術,抱璞祇自珍。

窮途一回首,翻為泣玉人。

侵晨理征帆,迢迢向河津。

行李莽無光,童僕亦逡巡。

川途已脩阻,濁浪復崩奔。

且辨還山服,沿江采白蘋。

詩詞問答

問:述歸(一)·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述歸(一)·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六部

2. 一

參考注釋

無乾

不相干;無關

這事與你無乾

抱璞

(1).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獻璞玉於 厲王 ,玉工說:“石也。” 厲王 以 和 為誑,斷其左足。 武王 時復獻之,又以為石,斷其右足。 文王 即位, 和 抱璞哭泣於 楚山 之下,淚盡繼之以血。 文王 乃使玉工剖其璞,得美玉。見《韓非子·和氏》。後因以“抱璞”喻懷才不遇。 漢 東方朔 《七諫》:“ 和 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晉書·應詹傳》:“四門開闢,英彥鳧藻,收春華於京輦,採秋實於巖藪,而 泓 抱璞 荊山 ,未剖 和 璧。”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贈處》:“雙璧產 荊山 ,望如虹,氣如煙,悠悠抱璞空流怨。” 郁達夫 《雜感》詩之一:“俊逸靈奇宰相才, 卞和 抱璞古今哀。”亦作“ 抱玉 ”、“ 抱璧 ”。 漢 王充 《論衡·講瑞》:“美玉隱在石中, 楚王 、令尹不能知,故有抱玉泣血之痛。” 宋 梅堯臣 《汝南江鄰幾雲鄎南並淮浮光山有張隱居故江有慕之作予輒次其韻》:“且奉采蘭養,應無抱玉啼。” 明 何景明 《種麻篇》:“斷金俟同志,抱玉難自宣。” 明 王錂 《春蕪記·說劍》:“自笑投珠,誰憐抱璧雙刖。”

(2). 戰國 齊宣王 欲用 顏斶 , 斶 辭曰:“夫玉生於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大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 斶 願得歸。”見《戰國策·齊策四》。後因以“抱璞”指保持本色,不為爵祿所惑。 漢 蔡邕 《釋誨》:“僕不能參跡於若人,故抱璞而優遊。” 宋 王禹偁 《聖人無名賦》:“惟澹惟默,固抱璞以含章;不識不知,豈命氏而考姓。”

自珍

自愛;珍惜己體。《漢書·賈誼傳》:“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淵潛以自珍。”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詩之三:“一失不足傷,念子孰自珍。” 宋 陸游 《草書歌》:“小兒勸我當自珍,勿為門生書棐幾。”

窮途

路已走到盡頭,比喻處境艱危

一回

(1).一次;一度。 唐 賀知章 《逸句》:“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顛。” 唐 孟郊 《怨別》詩:“一別一回老,志士白髮早。”《紅樓夢》第五四回:“﹝炮仗﹞放罷,然後又命小戲子打了一回蓮花落。”

(2).一會兒。《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方才叫住 郭立 ,相問了一回。”《水滸傳》第一○二回:“今晚才到家,一回兒又做甚麼來?”《海上花列傳》第一回:“一回説要看戲,一回説要吃酒。” 丁西林 《一隻馬蜂》:“她一回兒要到外邊買些水果,一回兒想叫家裡送點雞湯。”

(3).章回小說如《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等,每一章稱為一回。說書的一個段落也叫一回。

泣玉

《韓非子·和氏》:“ 楚 人 和氏 得玉璞 楚山 中,奉而獻之 厲王 , 厲王 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 和 為誑而刖其左足。及 厲王 薨, 武王 即位, 和 又奉其璞而獻之 武王 。 武王 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 和 為誑而刖其右足。 武王 薨, 文王 即位, 和 乃抱其璞而哭於 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淚盡而繼之以血。”後以“泣玉”指因懷才不遇而悲泣。 唐 駱賓王 《疇昔篇》:“窮途行泣玉,憤路未藏金。” 宋 王禹偁 《商州進士張齊說將赴春闈》詩:“明年得意歸來日,不見 * 泣玉斑。”

侵晨

(1) 黎明;早晨初現光亮

侵晨未及梳洗,就出門了

(2) 天快亮的時候

侵晨起來,在書房裡收拾禮物

征帆

指遠行的船。 南朝 梁 何遜 《贈諸舊遊》詩:“無由下征帆,獨與暮潮歸。” 宋 張先 《離亭宴》詞:“更上玉樓西,歸雁與征帆共遠。” 清 黃燮清 《吳江嫗》詩:“征帆自北來,晚泊 吳江 湄。”

迢迢

(1) 形容遙遠。也作“迢遞”

千里迢迢

(2) 漫長;長久

夜迢迢

恨迢迢

河津

(1).河邊的渡口。 北周 庾信 《春賦》:“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邊多解神。” 唐 高適 《秋胡行》:“誓將顧恩不顧身,念君此日赴河津。” 清 陳夢雷 《黃叔威以古詩八首見贈擬古<妾薄命>以答之》:“回首暗風塵,霜雪阻河津。”

(2).天河的津渡。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懷》詩:“弄景奔日馭,攀星戲河津。” 王琦 註:“河津,謂天河之津。”參見“ 漢津 ”。

行李

行旅。亦指行旅的人;出行所帶的東西

從樓頂拿下衣箱、旅行袋,準備收拾行李

童僕

(1) 家中侍候主人的孩童和僕人

(2) 男僕

逡巡

(1) 因為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

逡巡而不敢進。——漢· 賈誼《新書·過秦論上》

大閹亦逡巡畏義。——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逡巡不前。

舅犯謝罪,逡巡河上。——《三國演義》

(2) 一剎那

雁翎金甲逡巡得,鉤引徐寧大解危。——《水滸傳》

(3) 時光消失

逡巡過了一年,當年是正月初一日。——《喻世明言》

川途

亦作“ 川塗 ”。亦作“ 川塗 ”。1.道路,路途。 南朝 宋 謝靈運 《九日從宋公戲馬台集送孔令》詩:“豈伊川途念,宿心愧將別。”《宋書·沉攸之傳》:“而 攸之 密邇內畿,川塗弗遠。”

(2).指水路。 唐 劉長卿 《越江西湖上贈皇甫曾之宣州》詩:“莫恨扁舟去,川途我更遙。” 宋 梅堯臣 《舟中聞蛩》詩:“時節不苦留,川塗行已半。” 明 王問 《自山中泛湖歸》詩:“川塗風浪平,沿流弄清淺。”

崩奔

(1).水流衝激堤岸而奔涌。《文選·謝靈運<入彭蠡湖口詩>》:“洲島驟迴合,圻岸屢崩奔。” 呂向 註:“水激其岸,崩頽奔波也。” 唐 李白 《大鵬賦》:“五嶽為之震盪,百川為之崩奔。” 宋 黃庭堅 《阻風銅陵》詩:“洪波崩奔去,天地無限隔。”

(2).奔波;賓士。 唐 杜甫 《閬州東樓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詩:“高賢意不暇,王命久崩奔。” 仇兆鰲 註:“山下墮曰崩,水急流曰奔。此比行役之匆遽。” 宋 范成大 《賀樂丈先生南郭新居》詩:“崩奔風濤里,得此巢龜荷。” 元 王逢 《題馬洲書院》詩:“郊麟初隱遁,野兕遂崩奔。” 明 唐順之 《雙壽圖歌》:“千年神物照魑魅,滿山精怪爭崩奔。”

還山

(1).致仕;退隱。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末自 夏汭 ,固乞還山。權憇 汝南縣 境,固非息心之地。” 宋 劉克莊 《水調歌頭·喜歸》詞:“再拜謝不敏,早晚乞還山。” 清 汪懋麟 《九月十三日還山》詩之一:“幸遂還山願,蕭然去國輕。”

(2).方言。山區人稱死後葬於山上。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六:“有人勸這老倌不立繼,開導他說:‘你有六七畝好田,飽子飽藥,百年之後,還怕沒得人送你還山?’”

沿江

靠江地帶;順著江河

詩詞推薦

述歸(一)·其一原文_述歸(一)·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