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朱同的《題杜休寧溪行圖》
全文:
溪行足佳興,草樹煙中稠。
天光盪林莽,石棱見長洲。
憶昔越中行,逸趣甘林丘。
豈謂靖節翁,亦有彭澤游。
府帖日夜下,催徵無時休。
邦本既已寧,民瘼誰當求。
感此髮長吟,擊楫臨中流。
何當獻斯圖,一解蒼生憂。
參考注釋
長吟
(1) 音調緩而長的吟詠
(2) 指蟲鳥長聲的鳴叫
鳴蟬在樹葉里長吟。——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擊楫
亦作“ 擊檝 ”。指 晉 祖逖 統兵北伐,渡 江 中流,拍擊船槳,立誓收復中原的故事。後亦用為頌揚收復失地統一國家的壯志之典。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和龐佑父》詞:“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 元 戴良 《懷宋庸庵》詩:“ 祖逖 念時空擊檝, 仲宣 多難但登樓。” 清 顧炎武 《京口即事》詩之一:“ 祖生 多意氣,擊楫飛中流。” 清 徐釚 《晚發京口》詩:“已從擊楫悲荒壘,更想沉舟聽鼓鼙。”參見“ 擊楫中流 ”。
中流
(1)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間
大石當中流。——宋· 蘇軾《石鐘山記》
使船保持在中流駛行
(2) 江河的中段
長江中流
(3) 中等
朱同名句,題杜休寧溪行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