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杜休寧溪行圖

作者:朱同 朝代:明代

題杜休寧溪行圖原文

溪行足佳興,草樹煙中稠。

天光盪林莽,石棱見長洲。

憶昔越中行,逸趣甘林丘。

豈謂靖節翁,亦有彭澤游。

府帖日夜下,催徵無時休。

邦本既已寧,民瘼誰當求。

感此髮長吟,擊楫臨中流。

何當獻斯圖,一解蒼生憂。

詩詞問答

問:題杜休寧溪行圖的作者是誰?答:朱同
問:題杜休寧溪行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尤韻

參考注釋

佳興

(1).饒有興味的情趣。 唐 王維 《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詩:“秋色有佳興,況君池上閒。” 元 劉文清 《玉漏遲·泛舟東溪》詞:“天設四時佳興,要留待、幽人清賞。” 明 高明 《琵琶記·中秋望月》:“真珠簾捲, 庾 樓無限佳興。”

(2).指雅興。 宋 秦觀 《雪齋記》:“州倅太史 蘇公 過而愛之,以為事雖類兒嬉,而意趣甚妙,有可以發人佳興者。”

天光

(1) 日光;天空的光輝

我們且離了這個地方,外面見見天光,可好不好?——《兒女英雄傳》

水色天光

(2) 白晝

來回九十里,現在天光又短,一霎就黑天,…。——《老殘遊記續集遺稿》

(3) 天色

(4) 〈方〉∶早晨;天亮

(5) 天色與湖光

上下天光。——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林莽

大片草木茂盛的地方

林莽地帶

為深谷林莽所蔽。——宋· 沈括《夢溪筆談》

石棱

石頭的稜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唐 杜甫 《西閣雨望》詩:“徑添沙面出,湍減石稜生。” 唐 於鵠 《過凌霄洞天謁張先生祠》詩:“面壁攀石稜,養力方敢前。” 前蜀 韋莊 《漁塘》詩:“ 洛水 分餘脈,穿巖出石稜。”《太平廣記》卷二四一引 五代 王仁裕 《王氏見聞記·王承休》:“緩轡踰雙劍,行行躡石稜。”

長洲

(1).水中長形陸地。《楚辭·九章·思美人》:“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長洲之宿莽。” 漢 王粲 《登樓賦》:“挾清 漳 之通浦兮,倚曲 沮 之長洲。”

(2).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蘇省 蘇州市 西南、 太湖 北。 春秋 時為 吳王 闔閭 遊獵處。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射於鷗陂,馳於游臺,興樂 石城 ,走犬 長洲 。” 晉 左思 《吳都賦》:“造 姑蘇 之高臺,臨四遠而特建,帶 朝夕 之濬池,佩 長洲 之茂苑。”

(3).道教稱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處名山勝境之一。詳“ 十洲 ”。

中行

(1).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論語·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

(2).泛指中庸之道。 清 姚鼐 《方侍廬先生墓志銘》:“先生默默,獨守中行。”

(3).中等德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

(1).中軍。《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將中行。”《吳越春秋·夫差內傳》:“ 范蠡 在中行,左手提鼓,右手操枹而鼓之。”參見“ 三行 ”。

(2).中列。《吳子·勵士》:“於是 武侯 設坐廟廷,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餚席器差減。”

(3). 唐 宋 時,尚書省分六部為三行。以兵、吏及左右司為“前行”,刑、戶為“中行”,工、禮為“後行”。見 宋 王溥 《唐會要·尚書省諸司上》。

(4).複姓。 漢 有 中行說 。見《史記·匈奴列傳》。

逸趣

超逸不俗的情趣。 南朝 梁 沉約 《鍾山詩應西陽王教》:“君王挺逸趣,羽斾臨崇基。” 清 徐沁 《明畫錄·文嘉》:“所作山水,清遠逸趣,得 雲林 佳境。” 葉聖陶 《倪煥之》十四:“東方天邊的雲承著日光,反射鮮明的紅色,燦爛而有逸趣,使 金小姐 時常抬起頭來。”

林丘

見“ 林丘 ”。

亦作“ 林坵 ”。亦作“ 林邱 ”。1.樹木與土丘。泛指山林。 南朝 宋 謝惠連 《西陵遇風獻康樂》詩:“零雨潤墳澤,落雪灑林丘。” 元 薩都剌 《次張舉韻題皖山金氏繡野亭》:“最喜園林動花竹,不妨城郭帶林丘。” 清 蔣士銓 《桂林霜·私葬》:“殺氣如煙蔽林坵,孤城半掩無人鬭。”

(2).指隱居的地方。 晉 謝安 《蘭亭》詩:“伊昔先子,有懷春遊,契茲言執,寄傲林丘。” 唐 杜甫 《題張氏隱居》詩之一:“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予賦《留窮詩》,以述其志云:‘……窮自有離合,心何偏去留。踟躕兼晦朔,寂寞且林邱。’”

靖節

見“ 靖節徵士 ”。

彭澤

(1).澤名。即今 鄱陽湖 。在 江西省 北部。又名 彭湖 、 彭蠡 。《韓詩外傳》卷三:“左 洞庭 之波,右 彭澤 之水。”

(2).縣名。 漢 代始設。在今 江西省 北部。 晉 陶潛 曾為 彭澤 令,因以“彭澤”借指 陶潛 。 唐 王勃 《滕王閣詩序》:“ 睢園 緑竹,氣凌 彭澤 之樽; 鄴水 朱華,光照 臨川 之筆。” 唐 劉知幾 《史通·稱謂》:“有匹夫而不名者,若 步兵 、 彭澤 之類是也。” 清 秋瑾 《菊》詩:“鐵骨霜姿有傲衷,不逢 彭澤 志徒雄。”

府帖

即軍帖。 唐 代實行府兵制,故稱軍帖為府帖。後世因之。 唐 杜甫 《新安吏》詩:“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明 何景明 《歲晏行》:“長官叫號吏馳突,府帖連催築河卒。”

日夜

白天和黑夜

其時日夜兵火交迫。——《廣州軍務記》

日夜望將軍至。——《史記·項羽本紀》

催徵

催促徵收田賦租稅。 宋 樂史 《太平寰宇記·嶺南道十二·智州》:“管 文 、 蘭 、 鎮寧 、 撫水 等四州最偏僻遠者。所入賦租, 宜州 差人去催徵。”《明史·食貨志二》:“既而諭德 顧鼎臣 上錢糧積弊四事:一曰察理田糧舊額……二曰催徵歲辦錢糧。”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總論》:“夫有司之職,大要錢穀為重。而錢穀之重祗在催徵、比較、拆貯、解給與漕項收兌數者而已。”

時休

指時世的昇平吉祥。 唐 武平一 《幸梨園觀打毬應制》詩:“賞闌清景暮,歌舞樂時休。” 唐 李嶠 《晚秋喜雨》詩:“九農歡歲阜,萬宇慶時休。” 唐 蕭至忠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堯 年將佛日,同此慶時休。”

邦本

國家的根本。《書·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孔 傳:“言人君當固民以安國。” 孔穎達 疏:“民惟邦國之本,本固則邦寧。”後因以“邦民”指人民。 唐 杜甫 《入衡州》詩:“凋弊惜邦本,哀矜存事常。” 明 張瀚 《松窗夢語·宦遊記》:“年飢發粟賑濟,此恩施困窮,培植邦本至意。”

既已

(1).已經。《莊子·逍遙遊》:“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晉 陸機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後塗隨年侵。”

(2).已經過去;已經完結。《漢書·外戚傳下·定陶丁姬》:“太后以為既已之事,不須復發。” 南朝 宋 顏延之 《北使洛》詩:“蓬心既已矣,飛薄殊亦然。” 宋 歐陽修 《時論·塞垣》:“近世 晉高祖 建 義並門 ,得戎王為援,既已,乃以 幽 、 薊 、 山後 諸郡為 邪律 之壽。”

(3).既然已經。 宋 蘇軾 《石鼓》詩:“六經既已委灰塵,此鼓亦當遭擊剖。”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既已厭惡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從新看得格外清楚起來。”

民瘼

民眾的疾苦。語本《詩·大雅·皇矣》:“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馬瑞辰 通釋:“《漢書》、《潛夫論》及《文選》注,並引作‘求民之瘼’。”《後漢書·循吏傳序》:“廣求民瘼,觀納風謡。” 唐 孫樵 《武皇遺劍錄》:“民瘼其瘳,國用有加。” 宋 李綱 《與秦相公書》之十二:“入境之初,詢問民瘼。耆老皆雲,累年以來,既盜賊之所蹂踐,又科需之所搔擾。” 明 方孝孺 《書學齋佔畢後》:“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龔自珍 《水調歌頭·竹嶼病起賦一詞送別》詞:“帝念東南民瘼,一髮牽之頭動,親問六州鹺。”

誰當

何人。當,語助詞。《後漢書·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天下童謡曰:‘小麥青青大麥枯,誰當穫者婦與姑。’” 唐 岑參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詩:“兵馬休戰爭,風塵尚蒼茫。誰當共攜手,賴有冬官郎。” 宋 王安石 《彎碕》詩:“永懷 少陵 詩:‘菱葉淨如拭’。誰當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1).何為,為什麼。 唐 沉佺期 《擬古別離》詩:“奈何生別者,戚戚懷遠遊。遠遊誰當惜,所悲會難收。”

(2).安得,怎得。 唐 劉長卿 《酬李侍御登岳陽見寄》詩:“誰當北風至,為爾一開襟。” 唐 韋應物 《三月三日寄諸弟兼懷崔都水》詩:“對酒始依依,懷人還的的。誰當 曲水 行,相思尋舊跡。”

長吟

(1) 音調緩而長的吟詠

(2) 指蟲鳥長聲的鳴叫

鳴蟬在樹葉里長吟。——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擊楫

亦作“ 擊檝 ”。指 晉 祖逖 統兵北伐,渡 江 中流,拍擊船槳,立誓收復中原的故事。後亦用為頌揚收復失地統一國家的壯志之典。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和龐佑父》詞:“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 元 戴良 《懷宋庸庵》詩:“ 祖逖 念時空擊檝, 仲宣 多難但登樓。” 清 顧炎武 《京口即事》詩之一:“ 祖生 多意氣,擊楫飛中流。” 清 徐釚 《晚發京口》詩:“已從擊楫悲荒壘,更想沉舟聽鼓鼙。”參見“ 擊楫中流 ”。

中流

(1)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間

大石當中流。——宋· 蘇軾《石鐘山記》

使船保持在中流駛行

(2) 江河的中段

長江中流

(3) 中等

何當

(1).猶何日,何時。《玉台新詠·古絕句一》:“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故見鄙姿,逢君輝光。身遠心近,何當暫忘。” 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 巴山 夜雨時。” 郁達夫 《奉懷》詩:“何當剪燭 江 南墅,重試清談到夜分。”

(2).猶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長安敘懷寄崔十五》詩:“聞説 唐生 子孫在,何當一為問窮通?” 宋 蘇軾 《龜山辯才師》詩:“何當來世結香火,永與名山供井磑。”

(3).猶安得,怎能。 唐 岑參 《阻戎瀘間群盜》詩:“帝鄉北近日, 瀘口 南連蠻。何當遇 長房 ,縮地到京關。” 宋 王安石 《次韻答陳正叔》之二:“何當水石他年住,更把韋編靜處開。” 清 錢謙益 《玉堂雙燕行送劉晉卿趙景之兩太史謫官》詩:“何當鳴梧比丹鳳,且願銜花效黃雀。”

(4).猶何況。 唐 王昌齡 《江上聞笛》詩:“不知誰家子,復奏 邯鄲 音,水客皆擁棹,空霜遂盈襟。羸馬望北走,遷人悲 越 吟。何當邊草白,旌節 隴 城陰。” 宋 蘇軾 《無題》詩:“年光與時景,頃刻互衰變。何當血肉身,安得常強健!” 明 陳所聞 《金落索·閨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靈藥,風雨何當憶故人?”

(5).猶合當,應當。 唐 杜甫 《畫鷹》詩:“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純》詩:“明時正欲精蒐選,榮路何當力薦延。”京劇《雁門關》第一場:“決勝千里辨輸贏,單注著 黃巢 今日何當敗。”

(6).猶何嘗。 晉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當益,不如一女良。”

蒼生

(1).草木叢生之處。《書·益稷》:“帝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生。” 孔 傳:“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蒼然生草木,言所及廣遠。”

(2).指百姓。《文選·史岑<出師頌>》:“蒼生更始,朔風變律。” 劉良 註:“蒼生,百姓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詩:“往者災猶降,蒼生喘未蘇。” 明 楊慎 《李光弼中潬之戰》:“儒者紙上之語,使之當國,豈不誤蒼生乎?” 鄒韜奮 《經歷》三二:“有害盡蒼生的黨,有確能為大眾謀幸福的黨。”

(3).罵落第秀才的話。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三五出:“狀元真大才,衙門面向兩扇開。你還不曾會讀書,蒼生還相見,休要來。”

詩詞推薦

題杜休寧溪行圖原文_題杜休寧溪行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