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惟勁的《覺地頌·其三》
全文:
我慢痴山高屹屹,無明慾海杳溟溟。
每逐旃陁憍誑友,常隨猛獸作悲鳴。
自性轉識翻為幻,自心幻境自心驚。
了此幻性同陽焰,空花識浪復圓成。
太虛忽覺浮雲散,始覺虛空本自清。
今古湛然常皎瑩,不得古今凡聖名。
參考注釋
我慢
佛教語。謂執我見而倨傲。《成唯識論》卷四:“我慢者,謂踞傲,恃所執我,令心高舉,故名我慢。”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明律論》:“此則自讚毀他,功不贖過,我慢矜高,蓋斯謂也。”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寺塔記上》:“今有 梵 僧 憍陳如難陀 ,以粉畫壇,性狷急我慢,未甚通 中華 經。” 章炳麟 《駁神我憲*政論》:“太次生我慢,我慢者,或名五大初,或名轉異,或名燄熾。”
屹屹
(1).高大挺立貌。《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屹山峙以紆鬱” 晉 張載 註:“《詩》云:‘臨衝弗弗,崇墉屹屹。’” 唐 歐陽詹 《吊九江驛碑材文》:“屹屹子碑,如神如祇。” 明 劉基 《通天台賦》:“屹屹兮似 不周 之天柱,挺挺兮若 閬風 之瑤圃。”
(2).形容性氣豪放。 明 歸有光 《陸子誠墓志銘》:“至述其從母,為人慷慨好施予,平生屹屹無女子態。”《明史·岳正傳》:“ 正 博學能文章,高自期許,氣屹屹不能下人。”
(3).猶矻矻。勤奮不懈貌。 明 高明 《琵琶記·才俊登程》:“小子坐則讀,行則吟,窮年屹屹苦搜尋。” 清 唐甄 《潛書·宗孟》:“寂寂焉主靜不動,屹屹焉屏慾如賊。”
無明
(1).目不見。《楚辭·九章·懷沙》:“ 離婁 微睇兮,瞽以為無明。”
(2).梵語的意譯。謂痴愚無智慧。 晉 王該 《日燭》:“拱己內治,總持法忍。三世都寂,一心豁盡。寄耳無明,寓目莫準。” 明 葉憲祖 《北邙說法》:“幾番塵世,識神一點不差移,只為那無明起妄,宿業成迷。”
(3).指無明火。《醒世恆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睡至半夜,便覺頭痛眼熱,四肢無力,遍身不疼不癢,無明頓發熬煎,依然病倒。”《紅樓夢》第二八回:“正在一腔無明,未曾發泄,又勾起傷春愁思。”參見“ 無明火 ”。
慾海
佛教語。謂情*欲令人迷失本性,沉淪於生死大海。亦泛指貪慾。《金石萃編·北齊邑義主一百人等造靈塔記》:“三塗無樂,慾海多難。” 唐 李儼 《<法苑珠林>序》:“導迷生於慾海,情塵共心垢同消;引窮子於慈室,衣寳與髻珠雙至。”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賦鶴》:“端只為愛河慾海起波濤,名韁利鎖不能逃。” 清 吳下阿蒙 《斷袖篇·木工子》:“此道士於慾海橫流,勢不能遏,竟毅然一決,以楚毒斷絶愛根,可謂地獄劫中證天堂果矣。”
佛教語。比喻貪慾、情*欲如深廣之海。 南朝 梁武帝 《舍道歸佛文》:“度羣迷於慾海,引含識於涅槃。” 北魏 溫子昇 《定國寺碑》:“緣障未開,業塵猶擁,漂淪慾海,顛墜邪山。”
杳溟
渺茫極遠之處。《文選·郭璞<江賦>》:“凌波縱柂,電往杳溟。” 劉良 註:“杳溟,絶遠之處。”
惟勁名句,覺地頌·其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