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臨江之麋》
全文:
臨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
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
稍使與之戲。
積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牴觸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於之俯仰甚善,然時啖其舌。
三年,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
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
麋至死不悟。
參考注釋
麋麑
幼麋。 唐 柳宗元 《三戒·臨江之麋》:“ 臨江 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童宗說 註:“麋麑,鹿子也。”
忘己
(1).忘了自己,不感到自己的存在。指不識不知,順乎自然的處世態度。《莊子·天地》:“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謂入於天。”
(2).不主觀,不自用。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二聖忘己,惟公是式,公亦無我,惟民是度。” 宋 蘇軾 《擬殿試策問》:“朕虛心忘己,以來眾言。”
以為
認為
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以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為鄙吝。——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資治通鑑》
自以為必死。——《資治通鑑·唐紀》
以為豪。——明· 魏禧《大鐵椎傳》
以為妙絕。——《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牴觸
(1) ∶衝突;競爭
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有牴觸的時候,應服從集體利益
(2) 與…矛盾
牴觸情緒
(3) 頂撞;觸犯
牴觸縣官。——漢· 王充《論衡·辨祟》
偃仆
仆倒。《魏書·韓茂傳》:“時有風,諸軍旌旗皆偃仆, 茂 於馬上持幢,初不傾倒。”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嵩山日記》:“ 少林 松柏俱修偉,不似 岳廟 偃仆盤曲。”
柳宗元名句,臨江之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