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別歲》
全文:
新歲壓已至,舊歲去不遲。
我尚留不住,石火那能追。
不知歲所在,鳧雛喧水涯。
父老相邀迓,年年知此時。
梅花只落盡,又見春水肥。
我本無欣喜,何嘗有戚悲。
想見君飲酣,一舉時一辭。
春容尚能老,此身那不衰。
參考注釋
不住
(1).不停;不斷。 南朝 梁 沉約 《千佛頌》:“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宋 岳飛 《小重山》詞:“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見老爺臉上有點喜色,不住的點頭。”
(2).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目的沒有實現。 魯迅 《故事新編·補天》:“﹝伊﹞疑心這東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裡,禁不住很詫異了。” 艾蕉 《雨》:“母親忍不住了,連忙幫女兒脫下了濕衣。”
石火
石頭撞擊時發出的一閃即逝的火花,多用來比喻生命的短暫易逝
石火光中寄此生
那能
方言。怎么樣。
出處:章炳麟 《新方言·釋詞》:“凡諸形狀皆謂之態,亦謂之能; 蘇州 問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態字,猶通語言曾(俗作怎)么樣矣。”
例句:殷夫 《監房的一夜》:“ 小王 說:‘老和尚後來那能了呢?’說著笑了。”
釋德洪名句,別歲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