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悉故》
全文:
台灣逆匪靖,海嶠期永固。
因留福康安,諸政資展布。
善後俾久奠,勘前覈宿誤。
茲乃具奏聞,一一悉其故。
諸吏懈文治,各弁弛武務。
加以事苞苴,胥弗勤民慮。
即如緝邪*教,無備行又遽。
善惡未分明,燒屋如劫擄。
天地飾添弟,化大猶巧訴。
以此奸賊煽,抗官乃弗懼。
遂致恣披猖,賊首久失捕。
重臣率精兵,三月成功速。
鑒前並飭後,官方大籌度。
庶幾靖瀛疆,萬民安寐寤。
參考注釋
善惡
好壞;褒貶。《楚辭·離騷》:“世幽昧以眩曜兮,孰雲察余之善惡。”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善惡書於史冊,毀譽流於千載。” 唐 韓愈 《答劉秀才論史書》:“後之作者,在據事跡實録,則善惡自見。” 朱熹 註:“褒貶。” 宋 曾鞏 《史館申請》之三:“善惡可勸戒,是非後世當考者,書之,其細故常行,更不備書。”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五經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惡,示訓戒。”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劫擄
亦作“刼虜”。亦作“刼擄”。搶劫擄掠。《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誘略》:“賊有降者,將刼擄財物、男女子收捕官處,作拜見撒花。”《水滸傳》第二回:“只是山寨錢糧欠少,如何不去刼擄些來,以供山寨之用?”《三國演義》第一○五回:“次日又劫擄得人馬百餘,亦解赴大寨。” 清 黃遵憲 《潮州行》:“但飽羣賊囊,免更遭刼虜。”
乾隆名句,悉故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