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乘白鶴三千里,入覲飛龍尺五天
趙次鈺 《次吳閒閒送張玄谷提點韻》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趙次鈺的《次吳閒閒送張玄谷提點韻》
全文:
仗劍驅雷雨沛然,清都法自祖師傳。
曾乘白鶴三千里,入覲飛龍尺五天。
羽服星冠承寵渥,玉函瓊笈護靈編。
恭惟聖主當乾運,永賴調元奏萬年。
參考注釋
白鶴
一種鶴,俗稱仙鶴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入覲
(1).諸侯於秋季入朝進見天子。《詩·大雅·韓奕》:“ 韓侯 入覲,以其介圭,入覲於王。” 鄭玄 箋:“諸侯秋見天子曰覲。” 孔穎達 疏:“朝者四時通名,覲則唯是秋禮。”
(2).指地方官員入朝進見帝王。 唐 白居易 《論於頔裴均狀》:“今 於頔 等以入覲為請,若又許之,豈非須來即來乎?” 宋 曾鞏 《賀韓相公赴許州啟》:“鞗革金厄,已嚴入覲之裝;袞衣繡裳,行允公歸之望。”《明史·忠義傳六·蔡道憲》:“時知府 堵胤錫 入覲未返,通判 周二南 攝 攸縣 事,城中文武無幾。” 清 沉初 《西清筆記·記職志》:“督撫入覲時,與恩宴。”
飛龍
(1).飛的龍。《莊子·逍遙遊》:“ 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楚辭·九歌·湘君》:“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 洞庭 。”《史記·趙世家》:“四年,王夢衣偏裻之衣乘飛龍上天。”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端午龍舟》:“畫船簫鼓,飛龍鷁首。”
(2).比喻帝王。 唐 韓琮 《公子行》:“別殿承恩澤,飛龍賜渥窪。” 清 李漁 《玉搔頭·聞警》:“只要在風濤影里慰忠魂,誰想在雲霄頂上終日困飛龍。”參見“ 飛龍在天 ”。
(3).傳說中的人名。《呂氏春秋·古樂》:“帝 顓頊 好音,乃令 飛龍 作效八風之音,命之曰‘承雲’,以祭上帝。” 明 楊慎 《鳳賦》:“又采 飛龍氏 之篆,陳 帝鴻氏 之硯,書之右書,曰巾幾銘;圖之左圖,為帝命驗。”
(4).對人的美喻。《文選·蘇武<詩>之二》:“何況雙飛龍,羽翼臨當乖。” 張銑 註:“龍,美喻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 蘇邁 克繩祖武,頗讀父書,詞苑飛龍,天孫為之奪彩。” 郭沫若 《東風集·人人學習林鳳瑞》:“你竟成為了 龍田 地區的空中飛龍!”
(5).鳥名。《文選·張衡<西京賦>》:“掛白鵠,聯飛龍。” 李周翰 註:“飛龍,鳥名。” 明 焦竑 《焦氏筆乘·飛龍》:“飛龍,鳥名,鳳頭龍尾,其文五色,以象五方,一名飛廉,一名龍準。”
(6).指駿馬。 漢 張衡 《南都賦》:“駟飛龍兮騤騤,振和鸞兮京師。”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馭飛龍於天衢,駕騏驥於萬里。”
(7).特指 唐 代御廄中右膊印飛字、左項印龍形的馬。
(8).樂章名。《文選·嵇康<琴賦>》:“若次其曲引所宜,則《廣陵》、《止息》、《東武》、《太山》、《飛龍》、《鹿鳴》、《鵾鷄》、《游弦》,更喝迭奏,聲若自然。” 李善 註:“《漢書》曰:房中祠樂有飛龍章。” 唐 李白 有《飛龍引》二首。
(9).即山魈。
(10).仙藥名。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 相州 棲靈谷 ,有 喬順 二子,於此得仙,服飛龍一丸,十年不飢。”
尺五天
(1).比喻離帝王極近。 唐 杜甫 《贈韋七贊善》詩:“爾家最近魁三象,時論同歸尺五天。” 宋 范成大 《劉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贈》詩:“鳴鳳朝陽尺五天,怱怱忽過白鷗邊。” 元 王惲 《直中書省》詩:“紫禁彤庭尺五天,沉沉碧綺鎖秋煙。”
(2).指高空。比喻光明在前。 程善之 《革命後感事和懷霜作即次其韻》:“北溟水擊三千里,南斗雲開尺五天。”
趙次鈺名句,次吳閒閒送張玄谷提點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