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張知言的《壽施氏子芳》
全文:
卜築東郊久避喧,青雲無意在騰鶱。
花圍錦繡春生座,水引漣漪綠映門。
芳遠題詩延上客,巢林傳業見聞孫。
華筵稱壽端陽近,蒲醑浮香滿玉樽。
參考注釋
卜築
擇地建築住宅,即定居之意。《梁書·外士傳·劉訏》:“﹝ 劉訏 ﹞曾與族兄 劉歊 聽講於 鐘山 諸寺,因共卜築 宋熙寺 東澗,有終焉之志。” 唐 孟浩然 《冬至後過吳張二子檀溪別業》詩:“卜築依自然, 檀溪 不更穿。”《明史·唐順之傳》:“﹝ 唐順之 ﹞卜築 陽羨山 中,讀書十餘年。” 清 趙翼 《華峒》詩:“他年擬抽簪,卜築於此寄。”
東郊
(1). 西周 時,特指其東都 王城 以東的郊外。 周 滅 商 後,遷 殷 民於此。《書·君陳》:“ 周公 既沒,命 君陳 分正東郊 成周 。” 孔穎達 疏:“ 周公 遷 殷 頑民於 成周 。頑民既遷, 周公 親自監之。 周公 既沒,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陳 代 周公 監之,分別居處,正此東郊 成周 之邑。”
(2).泛指國都或城市以東的郊外。《禮記·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 漢 班固 《西都賦》:“東郊則有通溝大漕。” 南朝 梁 沉約 《宿東園》詩:“ 陳王 鬭雞道, 安仁 采樵路。東郊豈異昔,聊可閒餘步。”《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東郊漸覺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避喧
見“ 避喧 ”。
亦作“ 避諠 ”。謂避離喧囂的塵世。 南朝 梁 沉約 《酬謝宣城朓臥疾》詩:“從宦非宦侶,避世作避諠。” 唐 皇甫冉 《贈鄭山人》詩:“避喧心已慣,念遠夢頻成。” 宋 王安石 《寄孫正之》詩:“友中惟子長招隱,世上何人可避喧。” 明 何景明 《雨後溪園即事》詩:“開徑徒懷侶,臨流且避諠。”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山語·端州山水》:“有洞有泉,卻暑避喧,允為佳勝。”
青雲
(1) 比喻高官顯爵
平步青雲
(2) 舊時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雲之士
(3) 比喻隱居
形入紫闥,而意在青雲
(4) 天空
無意
(1) 沒有做某件事的願望
對此無意深究
(2) 不是有意的
無意中說出了心裡話
騰鶱
飛升,升空。 唐 韓愈 《和侯協律詠筍》:“得時方張王,挾勢欲騰鶱。” 宋 洪邁 《容齋五筆·騫鶱二字義訓》:“鶱,虛言切,飛貌。” 明 顧夢遊 《焦山紀游》詩:“直上轉蒼翠,雲際猶吐吞,遂振所攜策,登頓若騰鶱。”
張知言名句,壽施氏子芳名句
名句推薦
當時此地蔡尋真,青鸞一去今何許
白玉蟾《 * 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