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松江衛立禮原文
奕世簪纓夙所嘉,隱君德義愈堪誇。
赤心益解當忠國,素志兼承且克家。
蒐獵書林期汗漫,棲遲廬圃謝驕奢。
名尊二仲馳江右,瑞產雙珠照海涯。
招轄每留賢者轍,脫驂曾賻故人車。
光陰迅速風前燭,事業浮游水上苴。
瞑覺華亭無唳鶴,窆看宰木有馴雅。
斧堂深瘞封侯骨,笥篋珍傳拜相麻。
遺訓自能光嗣業,丐銘行見發潛華。
淑人千古終胥憶,矯首雲間一嘆嗟。
詩詞問答
問:挽松江衛立禮的作者是誰?答:張仲深
問:挽松江衛立禮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挽松江衛立禮是什麼體裁?答:七排
問:張仲深的名句有哪些?答:張仲深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排律 押麻韻
參考注釋
奕世
累世,代代。《國語·周語上》:“奕世載德,不忝前人。”《後漢書·楊震傳》:“臣奕世受恩,得備納言。” 李賢 註:“奕猶重也。”《宋書·孔琳之傳》:“而傳國之璽,歷代迭用;襲封之印,奕世相傳。” 宋 司馬光 《宣徽惠穆呂公輓辭》:“奕世台衡貴,盈門紱冕榮。” 清 何啟 胡禮垣 《新政論議》:“是故議院議員之法立,則奕世無失德之君。”
簪纓
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後遂藉以指高官顯宦
不將蘿薜易簪纓。——張悅《浥湖山寺》
德義
(1).道德信義。《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 漢 荀悅 《漢紀·高祖紀二》:“彼皆戴仰大王德義,願為大王臣妾。德義已行,南面稱伯, 楚 必斂衽而期。” 晉 潘岳 《西征賦》:“誦六藝以飾姦;焚詩書而面牆;心不則於德義,雖異術而同亡。” 宋 曾鞏 《送李材叔知柳州》:“古之人為一鄉一縣,其德義惠愛,尚足以薰蒸漸澤。”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或棄斥德義,蹇視淫游,以嘲弄社會,聊快其意,如 堂祥 。”
(2).謂賞罰得當;亦謂從善去惡。《國語·周語中》:“故聖人之施捨也議之,其喜怒取與也亦議之,是以不主寬惠,亦不主猛毅,主德義而已。” 韋昭 註:“賞得其人,罸當其罪,是為德義。”《國語·晉語七》:“ 悼公 與 司馬侯 升臺而望,曰:‘樂夫?’對曰:‘臨下之樂則樂矣,德義之樂則未也。’公曰:‘何謂德義?’對曰:‘諸侯之為,日在君側,以其善行,以其惡戒,可謂德義矣。’” 韋昭 註:“善善為德,惡惡為義。”
赤心
(1) 赤誠的心;丹心
一片赤心
(2) 指物品、植物、果實內部為紅色
解當
典質,抵押。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勸解公婆爭吵》:“孩兒雖暫離,須有日回家裡。奴自有些金珠,解當充糧米。”《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 秋先 ﹞或遇見賣花的有株好花,不論身邊有錢無錢,一定要買,無錢時便脫身上衣服去解當。”
素志
向來懷有的志願
宿心素志
克家
(1).本謂能承擔家事。《易·蒙》:“納婦吉,子克家。” 孔穎達 疏:“子孫能克荷家事,故云子克家也。”
(2).指能繼承家業。 唐 杜甫 《奉送蘇州李二十五長史丈之任》詩:“食德見從事,克家何妙年。” 清 錢謙益 《南京江西道監察御史陳必謙授文林郎制》之三:“有子克家,聿著堂皇之美。” 朱自清 《“歧路燈”》:“但這個敗子,本來並非敗子,他父親竭盡心力,原想他成為一個克家的令子;而他自己也時時在理欲交戰中。”
獵書
猶讀書。 明 梅鼎祚 《崑崙奴》第二折:“獵書非我事,狗監是前生。俺是 郭 府中掌管牧養的,昨夜歌妓第三院的猛犬,不知何人打死了,也須報與老爺。”
汗漫
(1).廣大,漫無邊際。《淮南子·俶真訓》:“至德之世,甘暝於溷澖之域而徙倚於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軍和東坡》詞:“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漢口後湖詩》:“後湖汗漫無際,賊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應訓》:“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誘 註:“汗漫,不可知之也。”後附會為仙人的名字。 晉 張協 《七命》:“過 汗漫 之所不游,躡 章亥 之所未跡。” 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願接 盧遨 游太清。”
(3).漫無標準;不著邊際。《新唐書·選舉志上》:“因以謂按其聲病,可以為有司之責,捨是則汗漫而無所守。”《金史·高汝礪傳》:“內外百官所司不同,比應詔言事者不啻千數,俱不達各司利害,汗漫陳説,莫能詳盡。” 明 胡道 《<歸田詩話>序》:“﹝ 瞿佑 ﹞著《詩話》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揚可法之旨,非汗漫無稽之詞。” 魯迅 《熱風·估<學衡>》:“所以‘弁言’就是序,異於‘雜誌邇例’的宣言,並為一談,太汗漫了。”
(4).形容漫遊之遠。 唐 陳陶 《謫仙吟贈趙道士》:“汗漫東遊黃鶴雛, 縉雲 仙子住清都。” 明 張煌言 《冬懷》詩之八:“萬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長劍總蹣跚。” 清 戴名世 《種樹說》:“顧種樹又無其資,而客游汗漫不知所底。” 郁達夫 《迷羊》一:“在湖亭里蟄居了幾天,我就開始作汗漫的閒行。”參見“ 汗漫遊 ”。
棲遲
亦作“ 棲遟 ”。亦作“ 棲遅 ”。亦作“棲犀”。1.游息。《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朱熹 集傳:“棲遲,游息也。”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七》:“夫以 鄧生 之才,參擬王佐之略,損翮弭鱗,棲遲刀筆之間,豈以為謙,勢誠然也。” 元 虞集 《次韻杜德常博士萬歲山》:“玉幾由來常咫尺,衡門此日遂棲遟。” 清 劉大櫆 《贈方抱之序》:“無亭臺苑囿以為眺望之資,無梵宇琳宮之閒靚以為棲遲之地。” 邵燕祥 《獻詩》:“今天,我想像我是一隻燕子,棲遲在箭樓的 北京 雨燕。”
(2).耗散。《荀子·王制》:“務本事,積財物,而勿忘(妄)棲遲薛越也,是使羣臣百姓皆以制度行,則財物積,國家案自富矣。”
(3).滯留。《後漢書·馮衍傳下》:“久棲遟於小官,不得舒其所懷,抑心折節,意悽情悲。”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風》詩:“門前白浪如銀山,江上狂風如怒虎。船痴艣硬不能拔,未免棲遅傍洲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母怒,逐其故夫去,此子憤悒不食,其故夫亦棲遲旅舍,不肯行。” 郭沫若 《聖者》:“海外棲遲又一年,蒼茫往事已如煙。”
(4).漂泊失意。 唐 李賀 《致酒行》:“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舊唐書·竇威傳》:“昔 孔丘 積學成聖,猶狼狽當時,棲遲若此,汝效此道,復欲何求?”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薦》:“今則不然,忘往日之棲遲,貪暮年之富貴,僕恐前途更失,後悔難追。” 宋 陸游 《上鄭宣撫啟》:“某流落無歸,棲遲可嘆。”
驕奢
驕橫奢侈。《戰國策·齊策四》:“居上位,未得其實,以喜名者,必以驕奢為行。”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七》:“富貴有極,當知足,驕奢益為觀聽所議。” 明 何景明 《長安大道行》:“富貴誰言福作門,驕奢終與禍為鄰。” 梁啓超 《歐洲地理大勢論》:“上流社會滿盈驕奢,寖成浮華輕薄之風。”
二仲
指 漢 羊仲 、 裘仲 。《初學記》卷十八引 漢 趙岐 《三輔決錄》:“ 蔣詡 字 元卿 ,舍中三逕,唯 羊仲 裘仲 從之游。二 仲 皆推廉逃名。”後用以泛指廉潔隱退之士。 晉 陶潛 《與子儼等疏》:“但恨鄰靡二 仲 ,室無 萊 婦,抱茲苦心,良獨內愧。” 唐 耿湋 《春日即事》詩:“室與千峯對,門唯二 仲 過。” 明 何景明 《十一月五日雨中邀沉清溪趙雪舟》詩:“三徑已拌留二 仲 ,相過此地莫遲迴。” 伍崇學 《夏日感懷》詩:“安得二 仲 鄰,相對話殷勤。”
江右
江西省的別稱,古時在地理上以西為右,江西以此得名
雙珠
一對珍珠。比喻以風姿或才華見稱的兄弟二人。 漢 孔融 《與韋休甫書》之二:“前日 元將 來,淵才亮茂,雅度弘毅,偉世之器也。昨日 仲將 又來,懿性真實,文敏篤誠,保家之主也。不意雙珠,近出老蚌,甚珍貴之。” 唐 張說 《贈工部尚書馮公輓歌》之一:“貴門傳萬石,餘慶在雙珠。” 金 雷淵 《劉御史雲卿輓詞》詩之一:“傳家賴有雙珠在,不爾如何慰士林。” 清 王晫 《今世說·賞譽》:“ 吳門 之有 永叔 兄弟,猶 建安 之有二 丁 , 平原 之有二 陸 ,時人號稱雙珠。”
海涯
海邊。 宋 蘇軾 《寄高令》詩:“田園知有兒孫委,蚤晚扁舟到海涯。” 明 郎瑛 《七修類稿·事物·王天碧》:“豐年有象皆侯德,《五袴》歌謡徧海涯。” 許地山 《海角底孤星》:“金星從東邊底海涯升起來。”
脫驂
《禮記·檀弓上》:“ 孔子 之 衛 ,遇舊館人之喪,入而哭之哀,出,使 子貢 脫驂而賻之。”謂解下驂馬,以助治喪之用。後因用為以財助人之急的典實。 宋 黃庭堅 《李濠州輓詞》:“掛劍自知吾已許,脫驂不為涕無從。” 明 屠隆 《綵毫記·遠謫夜郎》:“脫驂永念千秋義,豈止 淮隂 一飯恩。” 林學衡 《贈人》詩:“脫驂贈策非我分,絶筆何因更泣麟。”
故人
(1) 舊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國演義》
(2) 古稱前妻或前夫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來。——《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從門入,故人(指前妻)從閣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誼,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對門生故吏既親切又客氣的謙稱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後漢書·楊震傳》
光陰
明亮與陰暗,白晝與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後世即用以表時間
明月白露,光陰往來。——南朝梁· 江淹《別賦》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唐·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迅速
快速
迅速的援助
風前燭
比喻殘年。 唐 白居易 《歸田》詩之三:“況吾行欲老,瞥若風前燭;孰能俄頃間,將心繫榮辱?”參見“ 風中秉燭 ”。
事業
(1) 人們所從事的,具有一定目標、規模和系統的對社會發展有影響的經常活動
他的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制度的事業。——《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2) 特指沒有生產收入,由國家經費開支,不進行經濟核算的文化、教育、衛生等單位
公用事業
(3) 個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浮游
(1) 在水面上漂浮移動
浮游生物
(2) 漫遊
水上
(1).水面上。《易·渙》:“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於帝立廟。”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紇於宏神道碑》:“月中生樹,童子知言;水上浮瓜,青衿不戲。” 唐 張說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詩:“ 巴陵 一望 洞庭 秋,日見孤峯水上浮。”
(2).猶水邊。《史記·淮陰侯列傳》:“ 信 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 趙 開壁擊之,大戰良久。於是 信 、 張耳 詳棄鼓旗,走水上軍。” 南朝 梁 吳均 《行路難》詩:“ 洞庭 水上一株桐,經霜觸浪困嚴風。”
(3).舊時謂妓女開始接客。《史林殘花》:“妓女始薦寢曰水上。”
宰木
墳墓上的樹木。語出《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 秦伯 怒曰:‘若爾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 何休 註:“宰,冢也。” 宋 黃庭堅 《奉答謝公定與榮子邕論狄元規孫少述詩長韻》:“ 謝公 遂如此,宰木已三霜。” 明 李東陽 《鍾御史同追輓詩》:“五夜 虞淵 終見日,百年宰木再回春。” 清 趙翼 《岳忠武墓》詩:“宰木蒼蒼向南拱,此是改葬 祁連 塚。”
馴雅
典雅完美。 明 張居正 《重刊兩漢書序》:“ 遷 據《左氏》、《國語》、《世本》、《國策》作《史記》,而 固 承父 彪 之後,修《西漢書》。然 子長 之書,雖馳騁該博,類取雜家小説以實之,其為文多不馴雅,不如 固 之簡嚴明切,敍次有紀。”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一》:“ 劉知幾 之論史也……其文近淺而遠馴雅,其識精瑣屑而迷遠大。” 清 黎庶昌 《<續古文辭類纂>序》:“《三國志》、《五代史》,其書最為馴雅有法, 漢 以後史之良也,取一二類著焉。”
封侯骨
封侯的骨相。《漢書·翟方進傳》:“ 蔡父 大奇其形貌,謂曰:‘小史有封侯骨,當以經術進,努力為諸生學問。’” 宋 辛棄疾 《滿江紅·送湯朝美司諫自便歸金壇》詞:“活國手,封侯骨。騰汗漫,排閶闔。待十分做了,詩書勳業。”
笥篋
竹製的小箱子。《南史·宋廬江王褘傳》:“兩宮所遺珍玩,塵於笥篋。” 唐 羅隱 《廣陵秋夜讀進士常修三篇因題》詩:“入 蜀 歸 吳 三首詩,藏於笥篋重於師。” 清 唐孫華 《貂扇》詩:“他時笥篋終捐棄,翻在炎天暑汗中。”
傳拜
唐 宋 風俗,謂因人在遠方或深閨中,使人代拜見,以示敬意。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誌二》:“ 唐 風俗,人在遠或閨門間,則使人傳拜以為敬。本朝兩 浙 仍有此俗,客至欲致敬於閨闥,則立,使人而拜之。使人入見所禮,乃再拜致命。若有中外,則答拜,使人出復拜客,客與之為禮如賓主。”
相麻
唐 宋 時拜相的詔書。用白麻紙寫,故稱。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中:“祖宗典故同姓可封王,不拜相, 藝祖 載諸太廟,獨 趙忠定 趙普 特出此典故,《隨筆》卻稱云:‘不受相麻而除樞密使。’三 洪 ( 洪适 、 洪遵 、 洪邁 )家素知典故者,亦及此未曉也。” 元 袁桷 《擬宮詞》之二:“御筆圓封草相麻,龍牋香透擁金花。”
遺訓
前人留下或死者生前所說的有教育意義的話
嗣業
繼承基業或事業。《南齊書·武帝紀論》:“ 世祖 南面嗣業,功參寶命,雖為繼體,事實艱難。”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諸侯世嫡,嗣業居喪,既未成君,不避其諱,此《春秋》之例也。” 明 楊慎 《<玉岡詩集>序》:“輶軒之採風,樂府之演雅,猶將求之,而況嗣業承家庸已於傳乎。”
發潛
(1).奮起於潛藏之中。 元 柳貫 《贈王玄翰》詩:“清觀我故友,有子在窮閻。技富愈思蓄,時來當發潛。”
(2).揭發潛伏的壞人壞事。 明 李東陽 《明故資善大夫禮部尚書傅公墓志銘》:“納忠閑邪,公在講幄;發潛誅諛,公在史局。”
淑人
(1).善人。《詩·小雅·鼓鍾》:“淑人君子,懷允不忘。” 鄭玄 箋:“淑,善。” 漢 張衡 《思玄賦》:“感鸞鷖之特棲兮,悲淑人之希合。” 金 王若虛 《議論辨惑》:“雖然,此自 漢 以來,學者之所共蔽, 曄 ( 范曄 )也淑人,何足以知之!”
(2).古命婦封號。 宋 凡尚書以上官未至執政者,其母、妻封為淑人, 明 為三品官員祖母、母、妻封號。 清 因 明 制,又增宗室奉國將軍之妻為淑人。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一:“﹝ 政和 中﹞改郡、縣君號為七等:郡君者為淑人、碩人、令人、恭人;縣君者為室人、安人、孺人。”《說郛》卷三四引 宋 無名氏《趨朝事類·外命婦品》:“尚書以上封淑人。”《永樂大典》卷二九七二引《國朝諸司職掌》:“凡文官正從三品,祖母、母、妻各封贈淑人。”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一:“奉國將軍正室稱淑人。”
(3).猶淑女。《剪燈餘話·江廟泥神記》:“有淑人兮邦之媛,珮明月兮紉蘭荃。”參見“ 淑女 ”。
千古
(1) 指久遠的年代
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永遠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 *
千古奇聞
(3)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
矯首
(1).昂首;抬頭。 唐 杜甫 《又上後園山腳》詩:“窮秋立 日觀 ,矯首望八荒。” 金 元好問 《出京》詩:“矯首孤雲飛,西南路何永。” 清 金農 《寄丁敬》詩:“何年共幽覽,矯首海鷗群。”
(2).昂昂然自得貌。 晉 葛洪 《抱朴子·名實》:“至於駑蹇矯首於琱輦,駥驥委牧乎林坰,彼已尸祿,邦國殄瘁。” 宋 范仲淹 《祭蔡侍郎文》:“初矯首於王庭,冠天下之英雄。”《明史·李植江東之等傳贊》:“ 李植 、 江東之 諸人,風節自許,矯首抗俗,意氣橫厲,抵排羣枉。”
雲間
松江府的別稱。現在上海松江縣一帶。因西晉文學家陸雲(字士龍,家在松江府治所在地華亭)對客自稱“雲間陸士龍”而得名
嘆嗟
(1).嗟嘆,嘆息。 南朝 梁 何遜 《秋夕仰贈從兄寘南》詩:“撫弦乏歡娛,臨觴獨嘆嗟。” 唐 周繇 《經故宅有感》詩:“昔年埏埴生靈地,今日生人為嘆嗟。”
(2).讚嘆。 唐 杜甫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引》:“今之新圖有二馬,復令識者久嘆嗟。” 唐 羅鄴 《趁職單于留別闕下知己》詩:“逢秋不擬同 張翰 ,為憶鱸魚卻嘆嗟。”
嗟嘆。 宋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二書》:“及行之日,又贈序引,不以規而以賞識其愚,又嘆嗟其去。” 清 孫枝蔚 《閒居感懷》詩之六:“坐久生嘆嗟,非嫌主情衰。” 清 金和 《圍城紀事六詠·警奸》:“往往當路橫要遮,道旁三老私嘆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