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彭汝礪的《暴雨》
全文:
雲如驚瀾如潑墨,萬竅怒號四山黑。
電母搖睛嚇風伯,疾雷怒張坤軸側。
雨如河傾如雨石,上山下山泉動脈。
石漂木拔崖裂坼,高原立腳成大澤。
古寺顛前後岡逼,瓦腐椽折破無壁。
泥佛露頭水浸臆,苔錢藤蔓生金碧。
背堂眾流如箭激,挾氣急欲投閒隙。
衣掣腳芒看溝淢,有惻烝徒老荊棘。
荷戈與殳甲不釋,中夕愁居晝艱食。
我今乃敢求安席,閭閻人家水沒極。
壯夫浮泅老者溺,高占鳥巢據猿杙。
可憐欲走無羽翮,我起熟視惟嘆息。
斷檗棲苴在檐額,雞飛犬跳上屋脊。
蛟黿睥睨迷所宅,乾坤欲晴但頃刻。
廣庭泥深猶數尺,大浪如銀沸阡陌。
萬馬相踶轂相擊,窮民欲炊無釜鬲。
蚯蚓在堂魚在閾,兒童捕魚不知戚。
溪南不能過溪北,跬步如越與胡隔。
溺者漫不見蹤跡,東村西村哭聲塞。
手援不能淚沾臆,掩胔雖欲終何益。
天理吁嗟杳難測,煢獨無辜不愛惜。
葬填溪魚瘞砂礫,乃能屈折容盜賊。
鑿險開深聽藏匿,不以血膋膏鋒鏑。
皇天無情禍福直,昔也昭昭今也惑。
我歌且謠寫悲惻,竹林一夜生秋色。
參考注釋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跬步
亦作“蹞步”。1.半步,跨一腳。《大戴禮記·勸學》:“是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王聘珍 解詁:“跬,一舉足也。”《荀子·勸學》作“蹞步”。 楊倞 註:“半步曰蹞,蹞與跬同。”《北史·魏收傳》:“跬步無已,至於千里;覆簣而進,及於萬仞。” 宋 范成大 《土門》詩:“顛墜較分寸,商略營蹞步。” 梁啓超 《新民說》三:“譬之蹞步,以一足立,以一足行。” 沉鈞儒 《寄大兒》詩:“小妹居對房,跬步無我離。”
(2).舉步;邁步。 宋 蘇軾 《靈壁張氏園亭記》:“使其子孫開門而出仕,則跬步市朝之上,閉門而歸隱,則俯仰山林之下。” 明 陸樹聲 《清暑筆談》:“士大夫逢時遇合,跬步以至公卿非難,而歸田為難。”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官常一》:“青雲之路,跬步可階;五尺之童,便思奔競。”
(3).指極近的距離。《舊唐書·肅宗紀下》:“忽大風飛沙,跬步之間,不辨人物。” 宋 蘇軾 《答陳季常書》:“自失官後,便覺三山跬步,雲漢咫尺,此未易遽言也。”《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時昏霧四塞,跬步莫覩物色。”
(4).形容少;極少。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計倪》:“ 桓 稱仲父, 文 稱太公,計此二人,曾無跬步之勞,大呼之功,乃忘弓矢之怨,授以上卿。” 宋 司馬光 《辭賜金第一札子》:“今臣等雖備位五使,猶在京城,跬步之勞,亦未嘗有,以何勛效再受重賜。”《朱子語類》卷五九:“自來見得此理真無內外,外面有跬步不合道理,便覺此心慊然。”
(5).喻指小節。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四》:“夫細行不矜,終為大德之累,跬步必謹,猶憂其過舉也。”《明史·張邦奇傳》:“﹝ 張邦奇 ﹞與 王守仁 友善,而語每不合。躬修力踐,跬步必謹。” 清 姚鼐 《復張君書》:“是故古之士,於行止進退之間,有跬步不容不慎者,其慮之長而度之數矣。”
(6).人跡。 唐 杜甫 《溪漲》詩:“茲晨已半落,歸路跬步疏。” 仇兆鰲 註:“跬步疏,人跡稀也。” 清 曹寅 《葺治亭後竹徑和牧中丞韻》:“跬步春園空,蒼然隔林語。”
彭汝礪名句,暴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