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寄的《同可大師登蕺山絕頂眺望漫成(有戒珠寺乃王義之故宅。)》
全文:
眾峰飛舞到茲城,似與遊人相送迎。
丘壑收來胸次有,煙霞放去眼前明。
墨池淡淡流殘沈,蕺草荒荒襲舊名。
我與越山無一面,不知何故便情生。
參考注釋
墨池
(1).洗筆硯的池子。著名書法家 漢 張芝 、 晉 王羲之 等,均有“墨池”傳說著稱後世。 唐 裴說 《懷素台歌》:“ 永州 東郭有奇怪,筆家墨池遺跡在。” 宋 曾鞏 《墨池記》:“﹝ 臨川 ﹞ 新城 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曰 王羲之 之墨池。”
(2).指硯。 宋 范正敏 《遯齋閒覽·墨地皮棚》:“ 王僧彥 父名 師古 ,常自呼硯為墨池。”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文房四寶都拈住,謾把松煙試,墨池點得兔毫濃,拂拭錦箋一紙。” 郁達夫 《采石磯》七:“他拿起筆來,往墨池裡掃了幾掃,就模模糊糊的寫了下去。”
(3).指習書寫字處。 唐 元稹 《酬樂天早春閒遊西湖》詩:“墨池憐嗜學,丹青羨登真。”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八:“白首何人?墨池誰子?後生是畏,前聖有言。”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玩具·高麗貢紙》:“其表文咨文俱鹵悍之甚,不足供墨池下陳矣。”
(4).制筆時,以羊青毛為最內層,以兔毫為次層,做成“墨池”(又稱“筆柱”、“承墨”),用以吸墨。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筆墨》:“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筆柱’,或曰‘墨池’、‘承墨’。復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齊,亦使平均。”
淡淡
(1) 形容顏色淺淡
雲溪花淡淡。——唐· 杜甫《行次鹽亭》
淡淡的浮雲
淡淡的遠山
(2) 隱隱約約的樣子
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識其狀。——《列子·湯問》
(3) 水波動的樣子
綠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潘岳《金谷集作》
草荒
農田裡雜草叢生,農作物不能正常生長
舊名
傳統的概念;原來的名稱。《荀子·正名》:“若有王者起,必將有循於舊名,有作於新名。”《漢書·諸侯王表序》:“ 長沙 、 燕 、 代 ,雖有舊名,皆亡南北邊矣。” 宋 楊萬里 《謝張功父送牡丹》詩:“淺紅釅紫各新樣,雪白鵝黃非舊名。”
李寄名句,同可大師登蕺山絕頂眺望漫成(有戒珠寺乃王義之故宅。)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