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擬古詩三十首·其十四·劉越石(扶風歌)琨》
全文:
西京舊帝都,扶風拱黃圖。
昔為繁華里,今為禾黍墟。
金張貴既歇,鄒枚文亦忽。
惟有金銅仙,流淚辭漢月。
僕夫秣我馬,家人送我行。
客途始於此,據鞍且復停。
四顧何所往,吾意方茫茫。
涼秋多悲風,偏拂征人裳。
放馬蘼蕪坡,散步松楸下。
拾得酇侯名,未央前殿瓦。
帝業尚如此,何況蓬茨間。
憤緒填胸臆,欲語哽不言。
悲傷令人老,棄置勿復道。
瞥電能幾時,成名苦不早。
蠖屈以求信,龍蟄以存身。
至今西山下,幾見餓死人。
利獲害每隨,失暫得亦恆。
請聽扶風歌,勸君權重輕。
參考注釋
客途
亦作“ 客塗 ”。客行途中。 宋 陸游 《感昔》詩:“負琴腰劍成三友,出 蜀 歸 吳 歷百城。最是客途愁絶處, 巫山 廟下聽猿聲。”《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吾與你本是一面不曾相識,憐你客途,過為拯救,豈知你所為不義若此!” 明 萬泰 《留別董四來》詩:“客塗相見即相親,總是淒涼夢裡人。” 清 黃鷟來 《戊辰冬與孫四明》詩之二:“客途思所歷, 吳 越 山水鄉。”
於此
(1).在此。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順天道以殺伐,時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於此,兩非默置。”
(2).如此。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思計此變,無傷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還之。”
(3).至此;至今。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碑》:“獨 韓文公 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
據鞍
跨著馬鞍。亦借指行軍作戰。《後漢書·馬援傳》:“ 援 自請曰:‘臣尚能被甲上馬。’帝令試之。 援 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周書·儒林傳·樊深》:“朝暮還往,常據鞍讀書,至馬驚墜地,損折支體,終亦不改。” 宋 劉克莊 《軍中樂》詩:“將軍貴重不據鞍,夜夜發兵防隘口。” 清 錢謙益 《貴州布政使司右參政陳府君墓志銘》:“師還之日,磨厓染翰,沾沾自喜,庶幾有據鞍裹革之志焉。” 俞鍔 《醉歌行》:“據鞍矍鑠空餘子,掀髯一飲話滔滔。”
且復
猶言姑且再。《莊子·應帝王》:“子之先生不齊,吾無得而相焉。試齊,且復相之。”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既非公家用,且復還其私。” 宋 陸游 《十月八日九日連夕雷雨》詩:“牽蘿且復補茅屋,飯豆何妨羹芋魁。” 明 劉基 《劉宗文菜窩遣興》詩:“且復擷其蔬,獨酌慰衰晚。”
乾隆名句,擬古詩三十首·其十四·劉越石(扶風歌)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