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何吾騶的《奉詔讀書翰林有作(館課)》
全文:
士生岩穴間,寤寐窮墳典。
經笥郁蓬蒿,緗帙侵苔蘚。
時聞石室秘,牙籤藏萬卷。
聖君賢相情,慨然想躬闡。
幸逢壽考朝,五雲詔華選。
宸穆勤延師,契夔勞訓勉。
登以白玉堂,飫以禁林臠。
蓬瀛發披吟,觸目燦瓊琬。
古人日來親,微言在茲展。
卻憶聖明制,愛士一何腆。
陶甄紆以徐,性情互隱顯。
既不煩簿書,亦安知仰俯。
晨起燦明星,嘿嘿懷難遺。
殿角涼風來,咫尺天匪遠。
在三並殊恩,千秋良繾綣。
我思伊何人,精誠耿以緬。
參考注釋
陶甄
(1).比喻陶冶、教化。《文選·張華<女史箴>》:“茫茫造化,二儀既分。散氣流形,既陶既甄。” 李善 註:“ 如淳 曰:陶人作瓦器謂之甄。”《晉書·樂志上》:“弘濟區夏,陶甄萬方。” 唐 薛逢 《送西川杜司空赴鎮》詩:“莫遣洪鑪曠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清 陳夢雷 《贈臬憲於公》詩:“祿微堅砥礪,俗野急陶甄。”
(2).比喻造化,自然界。 宋 蘇軾 《寄題刁景純藏春塢》詩:“白首歸來種萬松,待看千尺舞霜風。年拋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履中。”
(3).比喻君王。 五代 齊己 《送司空學士赴京》詩:“重謁往年金牓主,便將才術佐陶甄。” 明 薛蕙 《送楊石齋》詩:“累朝瞻翊戴,四海憶陶甄。”
(4).指權位或掌握權位的人。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二游詩·徐詩》:“君抱王佐圖,縱步凌陶甄。” 宋 王禹偁 《獻僕射相公》詩之二:“五年黃閣掌陶甄,憂國翻成兩鬢斑。”
(5).燒制陶器。《明史·職官志一》:“凡陶甄之事,有歲供,有暫供,有停減,籍其數,會其人,毋輕毀以費民。”
性情
人的稟性和氣質;性格,脾氣
易發怒的性情
必句性情。——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人之性情
隱顯
(1).隱沒與顯現。《荀子·天論》:“故道無不明,外內異表,隱顯有常,民陷乃去。”《京氏易傳》卷下:“仰觀俯察在乎人,隱顯災祥在乎天。”《南史·隱逸傳上·漁父》:“落日逍遙渚際,見一輕舟陵波隱顯。”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今雖未見其畫,讀諸跋,常覺依稀隱顯,都在目中。” 王西彥 《鄉下朋友》:“眺望四下碧綠的田野,彎曲如畫的溪流,屏障似的遠山和散落隱顯的村屋。”
(2).特指文義的含蓄和顯露。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徵聖》:“故知繁略殊形,隱顯異術。” 清 龔自珍 《春秋決事比自序》:“考之孤文隻義之僅存,而得之乎出沒隱顯之間。”
(3).偏指含蓄不露。 清 包世臣 《文譜》:“回互激射之法備,而後隱顯之義見矣。”
(4).默默無聞和名揚遠近。指失意和得意。《北史·儒林傳下·劉炫》:“隱顯人間,沉浮世俗。” 明 張三光 《蔣石原先生傳》:“且先生布素終身,隱顯一致,非獨令後世師吾儉也。”如:我眼見他們的升沉隱顯。
何吾騶名句,奉詔讀書翰林有作(館課)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