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佘翔的《武霞紀游·其五》
全文:
鐵笛吹何處,臨風促落梅。
虹橋人不見,華表鶴初回。
九轉留仙蛻,千秋辨劫灰。
當年劉阮輩,曾否到天台。
參考注釋
鐵笛
鐵制的笛管。相傳隱者、高士善吹此笛,笛音響亮非凡。 宋 朱熹 《武夷精舍雜詠·鐵笛亭序》:“﹝ 武夷山 中之隱者 劉君 ﹞善吹鐵笛,有穿雲裂石之聲。” 元 薩都剌 《升龍觀夜燒香印上有呂洞賓老樹精》詩:“鐵笛一聲吹雪散,碧雲飛過 岳陽樓 。” 清 龔自珍 《湘月·朱純子留宿釣魚村兼乞梅花》詞:“鐵笛吹殘,瑤箋譜賸,料得憐幽獨。”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臨風
迎風;當風。《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水滸傳》第三九回:“不覺酒湧上來,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 蘇曼殊 《寄調箏人》詩:“偷嘗仙女脣中露,幾度臨風拭淚痕。”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想起我的母親,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臨風偷灑了幾點酸淚。”
落梅
即《梅花落》。古笛曲名。 唐 李白 《司馬將軍歌》:“羌笛橫吹《阿嚲回》,向月樓中吹《落梅》。” 明 湯式 《一枝花·贈張韶舞善吹*簫》套曲:“頓挫非《落梅》之趣,悠揚有《折柳》之情。”《隨園詩話補遺》卷一引 清 陳望之 《月夜登黃鶴樓》詩:“不知何處笛,解作《落梅》聲。”
佘翔名句,武霞紀游·其五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