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鄭清之的《詩別可齋陳制置移鎮吳門》
全文:
恭惟上明聖,宵旰親政初。
朝有快活貫,野無薄笨車。
我獨何因緣,濫持鈞與樞。
妄想在人物,搜羅到岩墟。
穆之百函至,酬答疲卷舒。
雖雲得梗概,詎必相賢愚。
吾時藹廉譽,一再登除書。
公牘恥私謝,直語非貢諛。
尚無赫{簴竹換左足}箋,而況雙鯉魚。
元龍一世豪,名下定不虛。
我歸海之濱,偃息田園居。
生平舊交遊,相忘付江湖。
軍將忽打門,君書來自吳。
瓿藁富鴻筆,硯銘出龜趺。
興懷向漻泬,論文逮荒疏。
自言久愛敬,今始通勤渠。
不為熱翕翕,不為暖姝姝。
云何好尚真,夐與世俗殊。
意者元城賢,待以涑水迂。
獸旗畫星壤,龍藩開玉符。
老我嘆蒲柳,投閒托枌榆。
味言喜啖蔗,秀句嫌催租。
的知我輩人,調度非轅駒。
子長固多愛,舍菀乃集枯。
梅花倚瘦竹,清芬借敷與。
常恐硬黃紙,喚歸翔紫廬。
問君立朝節,蹇諤辛毗裾。
問君治理效,所至桐鄉朱。
正爾澤*東履,俄然移右扶。
借留此截鐙,來暮彼歌襦。
譬之絳霄雲,來往本自如。
君亦何心哉,此事姑置諸。
但惜君去我,有唱誰和余。
寒山尚余雪,江闊征帆孤。
揮毫寫別恨,臨風獨躊躇。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公牘
(1).公文。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續集·誤助》:“今人有復名而單書一字者, 劉韶美 名 儀鳳 ,守 蜀 郡,嘗有公牘至省部,單書一 儀 字。”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公牘序》:“公牘之體:曰奏疏,下告上之辭也;曰咨文,平等相告也;其雖平等而稍示不敢與抗者,則曰咨呈;曰札文,曰批答,上行下之辭也。” 鄭觀應 《盛世危言·郵政上》:“凡朝廷之詔旨,臣工之章疏,本管之上下文移,隔省之關提、照會,統謂之公牘。” 章炳麟 《文學論略》:“以比類知源為要者,典章是也;以便俗致用為要者,公牘是也。” 魯迅 《華蓋集·答KS君》:“倘要開頭,他們還得有一個更通古學,更長古文的人,才能勝對壘之任,單是現在似的每周印一回公牘和游談的堆積,紙張雖白,圈點雖多,是毫無用處的。”
(2).指官方的記載、文告等。 姚華 《論文後編·源流》:“無韻之作隨其所志,各自成名,大抵公牘私著,兩別而已。公牘變於《尚書》,私著暢於諸子。”
私謝
酬謝私恩。 宋 蘇洵 《上歐陽內翰第四書》:“以為用公之奏而得召,恐有私謝之嫌。”《續資治通鑑·宋仁宗至和二年》:“蒞官無匪懈之恪,專覬謬恩,薦士乖責實之誠,時容私謝。”
直語
(1).沒有藻飾的語言。 晉 葛洪 《抱朴子·黃白》:“且此內篇,皆直語耳,無藻飾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諺者,直語也。喪言亦不及文,故弔亦稱諺。” 唐 殷璠 《河嶽英靈集》:“至如 曹 劉 詩多直語,少切對,或五字並側,或十字俱平。”
(2).正直的語言。 宋 曾鞏 《地動》詩:“祖宗威靈陛下聖,安得直語聞明堂。”
貢諛
獻媚。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邱侍郎獻諛》:“ 邱 竟以外蕃再斥。蓋兩番貢諛,皆不得厚償,世謂君相造命,亦未必然。”《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回:“有 楚 人 費無極 ,素事 平王 ,善於貢諛, 平王 寵之,任為大夫。” 清 王韜 《變法中》:“今觀 中國 之所長者無他,曰因循也,苟且也,蒙蔽也,粉飾也,貪罔也,虛憍也,喜貢諛而惡直言,好貨財而彼此交征利。”
鄭清之名句,詩別可齋陳制置移鎮吳門名句
名句推薦
閉置秋光許一尋,閒持敬碗對疏林
錢鍾書《重九日李拔可丈招集猶太巨商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