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上元夕恭奉皇太后觀燈火》
全文:
樓頭歲歲奉慈娛,今歲慈娛勝且殊。
樂聽侏離復僸佅,舞看跳劍與都盧。
明燈忽綴千珠網,翠火全張萬壽圖。
所喜萱階紓念切,敢誇蒲海奏功膚。
參考注釋
侏離
(1).我國古代西部少數民族樂舞的總稱。《周禮·春官·鞮鞻氏》“掌四夷之樂” 賈公彥 疏引《孝經緯·鉤命決》:“ 西夷 之樂曰侏離。” 晉 陶潛 《聖賢群輔錄上》:“ 伯夷 為 陽伯 樂,舞侏離,歌曰招陽。”
(2).形容方言、少數民族或外國的語言文字怪異,難以理解。《後漢書·南蠻傳》:“﹝ 槃瓠 子女﹞衣裳班蘭,語言侏離,好入山壑,不樂平曠。” 章炳麟 《文例雜論》:“可知時俗譯書,於異邦人地侏離不瞭者,則標識其右,亦因於 陶氏 也。”
(3).借指古代少數民族。
(4).用以鄙稱外國人。
僸佅
古代指我國北部和東部地區少數民族音樂。 清 鈕琇 《觚賸續編·聖武成功詩》:“僸佅陳歌合,蒲萄飲釂齊。”參見“ 僸佅兜離 ”。
跳劍
雜技的一種。耍劍。 漢 李尤 《平樂觀賦》:“飛丸跳劍,沸渭回擾。” 唐 李白 《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 藺子 跳劍,迭躍流星之輝。” 明 湯顯祖 《長安道》詩:“分曹來跳劍,挾妓與藏鉤。”
都盧
(1).古國名。在 南海 一帶。國中之人善爬竿之技。《文選·張衡<西京賦>》:“非 都盧 之輕趫,孰能超而究升。” 李善 註:“《漢書》曰:自 合浦 南有 都盧國 。《太康地誌》曰: 都盧國 ,其人善緣高。” 晉 傅玄 《正都賦》:“ 都盧 迅足,緣脩竿而上下。”
(2).借指 都盧國 人。 唐 元稹 《再酬復言》詩:“顧我小才同培塿,知君險鬭敵 都盧 。”
(3).古代雜技名。今之爬竿戲。《漢書·西域傳贊》:“﹝ 武帝 ﹞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牴之戲以觀視之。” 顏師古 註:“ 晉灼 曰:‘ 都盧 ,國名也。’ 李奇 曰:‘ 都盧 ,體輕善緣者也。’” 清 陶煒 《課業餘談·樂》:“都盧,緣高戲也。 都盧 ,國名,其人體輕而善緣也。” 清 丘逢甲 《書事迭前韻》之四:“都盧場闢萬人觀,民力東南近已殫。”
(4).微笑貌。 清 錢謙益 《宋玉叔<安雅堂集>序》:“羣兒論雹為珠,論珠為雹,喧呶聒耳,都盧一笑而已。” 清 錢謙益 《尹孔昭墓志銘》:“間有妨難,都盧一笑而已。”
(5).統統。 唐 張鷟 《遊仙窟》:“五嫂曰:‘ 張郎 太貪生,一箭射兩垜。’十娘則謂曰:‘遮三不得一,覓兩都盧失。’” 唐 白居易 《贈鄰里往還》詩:“骨肉都盧無十口,糧儲依約有三年。” 宋 賀鑄 《送周開祖出守鄱陽》詩:“ 鄱陽 不乏江山助,高興都盧屬 謝公 。”
乾隆名句,上元夕恭奉皇太后觀燈火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樂聽侏離復僸佅,舞看跳劍與都盧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