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恰逢三伏暑,程頭方到九秋橋

胡仲弓過嶺作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胡仲弓的《過嶺作》

全文:
崇岡峻岭欲凌霄,鳥道行邊去路遙。
客里恰逢三伏暑,程頭方到九秋橋
不堪流水鳴嗚咽,賴有詩篇慰寂寥。
但得此身強健在,任渠皤鬢自蕭蕭。

胡仲弓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胡仲弓客里恰逢三伏暑,程頭方到九秋橋書法作品欣賞
客里恰逢三伏暑,程頭方到九秋橋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客里

離鄉在外期間。 唐 牟融 《送范啟東還京》詩:“客里故人尊酒別,天涯遊子弊裘寒。” 宋 劉一止 《洞仙歌·梅》詞:“行人怨,角聲吹老,嘆客里,經春又三年。” 元 姚燧 《次韻時中》:“ 淮南 數日將寒食,客里三春尚臘衣。”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貧中聚散思親串,客里行藏感歲華。”

三伏

(1) 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十天;然後是中伏,十天或二十天;再後是末伏,十天

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竇娥委實冤枉,身死之後,天降三尺瑞雪。—— 關漢卿《竇娥冤》

(2) 專指末伏

頭方

腦袋方正。比喻鯁直,不隨和。 唐 羅隱 《堠子》詩:“未能慚面黑,只是恨頭方。”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八:“今人謂拙直者名方頭。 陸魯望 作《有懷詩》云:‘頭方不會王門事,塵土空緇白苧頭。’亦有此出處矣。”

九秋

(1).指秋天。 晉 張協 《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鳴飇。” 南朝 宋 謝靈運 《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蕭索。” 唐 杜甫 《月》詩:“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華羅庚 《病中斗·寄老戰友》詩:“我身若蒲柳,難經九秋風。”

(2).指九月深秋。 唐 陸暢 《催妝五首》之一:“聞道禁中時節異,九秋香滿鏡臺前。” 元 無名氏 《看錢奴》第一折:“為甚么桃花向三月奮發、菊花向九秋開罷?”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昌黎集》:“菊有黃華則九秋矣,故秋懷以是終也。”

(3).九年。 漢 張衡 《南都賦》:“結九秋之增傷,怨西荊之折盤。” 唐 劉禹錫 《謫九年賦》:“古稱思婦,已歷九秋,未必有是,舉為深愁。” 傅尃 《次韻和湘荃、夢蘧聯句即寄》:“九秋客思三更夢,一夜西風滿地霜。”

(4).曲名。 晉 陸機 《日出東南隅行》:“丹脣含《九秋》。”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引此句,注云:“《九秋》,曲名。”

胡仲弓名句,過嶺作名句

詩詞推薦

客里恰逢三伏暑,程頭方到九秋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