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胡曾的《詠史詩霸陵》
全文:
原頭日落雪邊雲,猶放韓盧逐兔群。
況是四方無事日,霸陵誰識舊將軍?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原頭
(1)
(2) 昆蟲胚胎的部分,由口前葉和第一口後體節所組成
(3) 原始節足動物的頭部,相當於感覺器官而與較高級形態的頭部取食部分相區別,大概相當於環節動物的口前葉
日落
太陽西沉
韓盧
亦作“ 韓子盧 ”。亦作“ 韓獹 ”。1. 戰國 時 韓國 良犬,色墨。《戰國策·秦策三》:“以 秦 卒之勇,車騎之多,以當諸侯,譬若放韓盧而逐蹇兔也。” 鮑彪 註:“韓盧,俊犬名。《博物志》:‘ 韓 有黑犬,名盧。’”《戰國策·齊策三》:“韓子盧者,天下之壯犬也。”《廣雅·釋獸》:“韓獹。” 王念孫 疏證:“《初學記》引《字林》云:‘獹, 韓 良犬也……獹,通作盧。’”
(2).泛指良犬。 宋 辛棄疾 《滿江紅·和廓之雪》詞:“記少年,駿馬走韓盧,掀 東郭 。”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問疾》:“憐你依林 越 鳥,走險韓盧,喘月 吳 牛。”
(3).喻軍士。 清 李漁 《奈何天·分擾》:“兩下里分頭逐鹿,各仗韓盧,並倚 昆吾 。”
逐兔
(1).追逐兔子。比喻爭奪帝位。《後漢書·袁紹傳》:“世稱萬人逐兔,一人獲之,貪者悉止,分定故也。” 李賢 註:“《慎子》曰:‘兔走於街,百人追之,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為未定分也。積兔滿市,過不能顧,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後,雖鄙不爭。’《子思子》、《商君書》並載,其詞略同。” 南朝 梁 何遜 《行經孫氏樓》詩:“逐兔爭先捷,掎鹿競因機。” 唐 劉知幾 《史通·編次》:“蓋逐兔爭先,瞻烏靡定,羣雄僭盜,為我驅除。是以史傳所分,真偽有別。”《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益州 天府之國,非治亂之主不可居也。今 劉季玉 不能用賢,此業必屬他人。今日自付與將軍,不可錯失。豈不聞‘逐兔先得’之説乎?將軍領取,某當效死。”
(2).《史記·李斯列傳》載: 李斯 將被腰斬於 鹹陽 市時對其中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後以“逐兔”指閒居的安逸生活。《魏書·自序》:“卿不遇老夫,猶應逐兔。” 金 元好問 《飲酒》詩之三:“驅驢上 邯鄲 ,逐兔出東門。”
胡曾名句,詠史詩霸陵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