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贈眼醫天彥若》
全文:
鍼頭如麥芒,氣出如車軸。
間關脈絡中,性命寄毛粟。
而況清淨眼,內景含天燭。
琉璃貯沆瀣,輕脆不任觸。
而子於其間,來往施鋒鏃。
笑談紛自若,觀者頸為縮。
運鍼如運斤,去翳如拆屋。
常疑子善幻,他技雜符祝。
子言吾有道,此理君未矚。
形骸一塵垢,貴賤兩草木。
世人方重外,妄見瓦與玉。
而我初不知,刺眼如刺肉。
君看目與翳,是翳要非目。
目翳苟二物,易分如麥菽。
寧聞老農夫,去草更傷谷。
鼻端有餘地,肝膽分楚蜀。
吾於五輪間,蕩蕩見空曲。
如行九軌道,並驅無擊轂。
空花誰開落,明月自朏朒。
請問樂全堂,忘言老尊宿。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請問
(1) 敬辭,表示請教詢問
請問這個字怎么念
(2) 口氣較重,表訊問
請問,你對他真正了解嗎?
樂全
(1).指道家所謂超脫哀樂之情、無往而不適的境界。《莊子·繕性》:“樂全之謂得志。” 成玄英 疏:“夫己身履於正道,則所作皆虛通也。既而無順無逆,忘哀忘樂,所造皆適,斯樂之全者也。”
(2).謂以完美為樂。《三國志·魏志·鍾繇傳》“帝以 吳 、 蜀 未平,且寢” 裴松之 注引 晉 袁宏 曰:“夫民心樂全而不能常全也,蓋利用之物懸於外,而嗜慾之情動於內也。於是有進取貪競之行,希求放肆之事。”
忘言
(1).謂心中領會其意,不須用言語來說明。語本《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隱士,鬚髮皆皓然,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陳師道 《次韻德麟植檜》:“蕭蕭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慚搜句百無功。”
(2).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於心的友誼。《晉書·山濤傳》:“後遇 阮籍 ,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韓愈 《祭薛中丞文》:“況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須言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言事·抗疏中輟》:“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權奸已敗,即往事果真,亦當忘言,此等追敘,似乎蛇足。”
老尊
父親的別稱。《西遊補》第十四回:“決是 小月王 一心歡喜師父,留他不住,恐怕師父想我,只得冤枉 老孫 ,編成戲本,説我做了高官,做了丈夫,做了老尊。”《醒世恆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原來父母雖亡,他的老尊原是務實生理的人,卻也有些田房遺下。”
蘇軾名句,贈眼醫天彥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