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副將軍明亮等奏報功克卡卡角山樑詩以志事》
全文:
玉壘蠶叢境,跬步皆奇險。
番賊所恃茲,急切未易掩。
馬尼既奪砦,我軍鼓勇敢。
層層直逼進,木溪亦隨陷。
而何卡卡角,當前險倍儼。
三面設計攻,一線穿棧巉。
豈意賊設伏,火器潛來犯。
火熄技難施,狡寇驚破膽。
喙駾竄岩穴,追擊多擒斬。
遂得成奇功,覽奏額手感。
斯誠天默佑,何修彌自慊。
佇待取馬邦,賊巢近可撼。
助順而禍淫,昭昭懸上覽。
耆定速戢戈,蒼生樂恬憺。
參考注釋
三面
(1).三個方向,三方面。《漢書·張良傳》:“南有 巴 蜀 之饒,北有 胡 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
(2).指傳統戲劇中的丑角。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梨園以副末開場,為領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謂之男腳色。”
設計
按照任務的目的和要求,預先定出工作方案和計畫,繪出圖樣
為解決這個問題而專門設計的圖案
一線
見“ 一線 ”。
亦作“ 一綫 ”。1.一根線,亦形容細長如線。 唐 杜甫 《至日遣興》詩之一:“何人錯憶窮愁日,愁日愁隨一線長。”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終朝,而一線之溜可以潦石者,一與不一故也。” 元 薩都剌 《鸚鵡曲》:“覺來粉汗濕香臉,一線新紅枕痕淺。” 明 唐寅 《曉起圖》詩:“曉鴉無數盤旋處,緑樹枝頭一線紅。” 毛澤*東 《菩薩蠻·黃鶴樓》詞:“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關事物之間的脈絡。《東周列國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學射於 庾公差 , 公差 又學射於 公孫丁 ,三人是一線傳授。”《續資治通鑑·宋理宗紹定四年》:“毋竝進君子小人以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論以為皇極,以培養國家一線之脈,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潛虛 《徐節婦傳》:“彼公侯將相跨州連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婦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線之緒,而使之復興,豈不悲哉!”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其學界為螺線形,雖千變萬化,殆皆一線所引也。”
(3).形容極其細微。 金 元好問 《自題寫真》詩:“東塗西抹竊時名,一線微官悞半生。” 清 曹寅 《重題晚研跋後兼傷懷南洲》詩之三:“酒邊花外打乖人,劫後剛回一線春。”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若是乎兩 漢 之以著述鳴者,惟 江都 龍門 二子,獨有心得,為學界放一線光明而已。”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這是一線生機,我記好街名廠名就去了。”
(4).第一線。指作戰的最前線,亦指從事實際工作的基層。
乾隆名句,副將軍明亮等奏報功克卡卡角山樑詩以志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