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處權的《失題》
全文:
天上石麟墮,人間瓊樹芳。
叔孫知典禮,曹植有文章。
桃李蹊方盛,芝蘭室更香。
榻先徐孺下,書異鄴侯藏。
載世推能事,當年亦寵光。
頗懷追潤色,奚惜吐琳瑯。
末俗元多忌,沖懷竟兩忘。
由來高士駕,不肯少年場。
鼎鼎文方古,魚魚道必昌。
仲山終補袞,虞舜正垂裳。
賤子虛蒙顧,仁風實奉揚。
彈冠從入仕,執戟且為郎。
欲作蟬遺蛻,差同鼠耗倉。
窮途遭白眼,永夜付黃粱。
尚齒三千客,容窺數仞牆。
受知心有激,欲報意何長。
皓鶴宜風露,青松飽雪霜。
傾身挹東海,再拜酌公觴。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末俗
(1).謂末世的習俗,低下的習俗。 漢 董仲舒 《士不遇賦》:“生不丁三代之隆盛兮,而丁三季之末俗。” 晉 葛洪 《抱朴子·明本》:“末俗偷薄,雕偽彌深。” 唐 元稹 《戒勵風俗德音》:“末俗偷巧,內荏外剛。” 宋 王安石 《楊劉》詩:“末俗忌諱繁,此理寧復在?” 李大釗 《青春》:“末俗澆漓,未始非為此説者階之厲也。”
(2).世俗之人。指一般平庸的人。 金 王若虛 《高思誠詠白堂記》:“ 樂天 之詩,坦白平易,直以寫自然之趣,合乎天造,厭乎人意,而不為奇詭以駭末俗之耳目。” 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三》:“今末俗淺識,殊無知者。” 清 納蘭性德 《雜詩》之三:“吚吚奏《皇華》,末俗自不識。”
(3).世俗之人。指未出家的人。與“僧侶”相對。 清 顧炎武 《張隱君元明於園中置一小石龕曰仙隱祠征詩紀之》:“猶憐末俗愚難寤,故作幽龕小座供。”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四:“火葬倡於釋氏,末俗因之。”
多忌
(1).多猜疑;多猜忌。 漢 王粲 《贈文叔良》詩:“成功有要,在眾思歡。人之多忌,掩之實難。”《三國志·魏志·丁謐傳》“於是收 爽 、 羲 、 訓 、 晏 、 颺 、 謐 ……等,皆伏誅,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謐 為人外似疎略,而內多忌。”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 漢武帝 、 徐樂 諸才,備應對之能,而雄猜多忌。”《爾雅翼·釋獸三》:“麝性多忌,今亦未知其所以為多忌者。”
(2).謂多有不適宜而須避免的。 宋 范成大 《久病或勸勉強游適吟四絕答之》之四:“羸如蓐婦多忌,倦似田翁作勞。”
兩忘
(1).兩者一起忘記。《莊子·大宗師》:“與其譽 堯 而非 桀 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唐 白居易 《分司洛中多暇數與諸客宴遊醉後狂吟偶成十韻》:“性與時相遠,身將世兩忘。” 元 倪瓚 《聽袁員外彈琴》詩:“兩忘絃與手,流泉松吹聲。”
(2).特指物我、身世兩者一起忘記。《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南朝 梁武帝 《連珠》:“是以弘道歸於兼濟,至德由乎兩忘。” 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詩:“揆拙迷三雀,勞生昧兩忘。”
李處權名句,失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