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佚名的《滿庭芳》
全文:
良月霜清,小春寒淺,瑞庭蓂莢雙飛。
嶺梅香度,初發向南枝。
此際高門襲慶,真金降、金璧生輝。
傳瀛海向歆父子,相繼大名垂。
廣寒,山藉在,筆驅造化,夕照虹霓。
暫徘徊、蓮幕名譽交馳。
行繼夔龍步武,蓬山靜、玉宇春遲。
當清夜,神交大一,相對熟青藜。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清夜
清靜的夜晚。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唐 李端 《宿瓜州寄柳中庸》詩:“懷人同不寐,清夜起論文。”《花月痕》第四六回:“而內閣大臣,尤循常襲故,旅進旅退於唯唯諾諾之間,清夜捫心,其能自*慰乎?”
神交
(1) 彼此慕名而沒有見過面的交誼
孤與子瑜,可謂神交。——《三國志·諸葛瑾傳》
彼此神交已多年了
(2) 指心意投合、相知很深的朋友
一與見面,便成神交
大一
古代道家用語。謂大到極點而囊括一切。《莊子·天下》:“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成玄英 疏:“囊括無外,謂之大也;入於無間,謂之小也;雖復大小異名,理歸無二,故曰一也。”
(1).天地未分前混沌之元氣。《禮記·禮運》:“是故夫禮,必本於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 孔穎達 疏:“必本於大一者,謂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氣也。”
(2).指原始樸素狀態。《荀子·禮論》:“故至備,情文俱盡;其次,情文代勝;其下,復情以歸大一也。” 楊倞 註:“雖無文飾,但復情以歸素質,是亦禮也。”
(3).指太古時代。《荀子·禮論》:“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大一,夫是之謂大隆。” 楊倞 註:“大一謂太古時也。”
(4).指天。《莊子·徐無鬼》:“大一通之,大陰解之。” 成玄英 疏:“一是陽數。大一,天也,能通生萬物,故曰通。”
相對
(1) 面對面;相向
大與小相對
(2) 非絕對的(跟“絕對”相對)
各個具體過程的發展都是相對的
(3) 比較來說
相對不錯
青藜
(1).指藜杖。 唐 劉言史 《山中喜崔補闕見尋》詩:“鹿袖青藜鼠耳巾,潛夫豈解拜朝臣。” 宋 王安石 《晝寢》詩:“井徑從蕪漫,青藜亦倦抉。” 明 徐渭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觀潮夜歸示》詩之三:“ 阿宣 也鎖書堂去,獨曳青藜詠玉簪。”
(2).《三輔黃圖·閣》:“ 劉向 於 成帝 之末,校書 天祿閣 ,專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叩閣而進。見 向 暗中獨坐誦書,老父乃吹杖端,煙然,因以見 向 ,授《五行洪範》之文。恐詞説繁廣忘之,乃裂裳及紳以記其言。至曙而去,請問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聞卯金之子有博學者,下而觀焉。’”後因以“青藜”指夜讀照明的燈燭。 宋 王安石 《上元戲呈貢父》詩:“不知太一游何處,定把青藜獨照公。”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金蓮燭,祥光普照,喜得紅雲飛繞,依稀似對青藜耀。” 清 陳鵬年 《冬日感懷》詩:“直廬夜檢青藜照,講幄朝呈《白*虎通》。”
(3).借指苦讀之事。 明 孫仁孺 《東郭記·則得妻》:“衣冠俊雅,為姻親青藜拋下。” 清 陳維崧 《滿江紅·悵悵詞》詞:“問何為潦倒、青藜筆硯。老大怕逢裘馬輩,顛狂合入煙花院。”
(4).借指讀書人。 明 夏完淳 《軍宴》詩之一:“自愧青藜陪客座,幸從 細柳 識軍威。”
佚名名句,滿庭芳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