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
全文:
我本糜鹿性,諒非伏轅姿。
君如汗血馬,作駒已權奇。
齊驅大道中,並帶鑾鑣馳。
聞聲自決驟,那復受縶維。
謂君朝發燕,秣楚日未欹。
云何中道止,連蹇驢騾隨。
金鞍冒翠錦,玉勒垂青絲。
旁觀信美矣,自揣良厭之。
均為人所勢,何必陋鹽輜。
君看立仗馬,不敢鳴且窺。
調習困鞭箠,僅存骨與皮。
人生各有志,此論我久持。
他人聞定笑,聊與吾子期。
空齋臥積雨,病骨煩撐支。
秋草上垣牆,霜葉鳴階墀。
門前自無客,敢作揚雄麾。
候吏報君來,弭節江之湄。
一對高人談,稍忘俗吏卑。
今朝枉詩句,粲如鳳來儀。
上山絕梯磴,墜海迷津涯。
憐我枯槁質,借潤生華滋。
肯效世俗人,洗刮求瘢痍。
賢明日登用,清廟歌緝熙。
胡不學長卿,預作封禪詞。
參考注釋
聞聲
(1).聽到聲音。 前蜀 毛文錫 《喜遷鶯》詞:“碧紗窗曉怕聞聲,驚破鴛鴦暖。” 李木庵 《制憲》詩:“總纂加工宜努力,夢中刪稿尚聞聲。”
(2).聽到訊息。 柯岩 《奇異的書簡·天涯何處無芳草》:“兒子的朋友聞聲也都搶著來傳閱。”
聲名。《南史·任昉傳》:“ 褚彥回 嘗謂 遙 曰:‘聞卿有令子,相為喜之,所謂百不為多,一不為少。’由是聞聲藉甚。”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立枷》:“當時人心大快, 佐 以此得縉紳聞聲。”
決驟
(1).迅速奔跑。《莊子·齊物論》:“ 毛嬙 、 麗姬 ,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 宋 蘇軾 《歸來引》:“紛野馬之決驟兮,幸余首之未鞿。” 宋 范成大 《有感今昔》詩之一:“麋見 麗姬 翻決驟,鳥聞《韶》樂卻憂悲。”
(2).比喻放縱不羈。 宋 葉適 《忠翊郎武學博士蔡君墓志銘》:“約規矩繩墨以自嚴兮,不決驟而橫陳。”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五:“使無世世轉生之 呼畢勒罕 以鎮服僧俗,則百萬眾必互雄長,狼性野心,且決驟而不可制。”
縶維
(1).語出《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謂絆馬足、系馬韁,示留客之意。後以“縶維”指挽留人才。 晉 殷仲文 《解尚書表》:“既惠之以首領,復引之以縶維。”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外示縶維而實以乖間之。” 清 顧炎武 《贈萬舉人壽祺》詩:“時危見縶維,忠義性無枉;翻然一辭去,割髮變容象。”
(2).拴馬的繩索。引申指束縛。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若乃求千里之跡於縶維之駿,責匠世之勛於劇碎之賢,謂之不惑,吾不信也。” 唐 元稹 《江陵三夢》詩:“縱我生羽翼,網羅生縶維。” 宋 蘇軾 《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聞聲自決驟,那復受縶維。” 清 唐孫華 《送同年鄭禹梅出守高州兼柬王西亭明府》詩:“獨我類縶維,衰親更誰傍。”
蘇軾名句,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