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表孝弟里,人物固未衰

李處權陪張巨山謁清獻公祠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處權的《陪張巨山謁清獻公祠》

全文:
惟昔清獻公,二年蜀中歸。
歸載無長物,一琴而一龜。
龜屬煙霞想,琴寓山水思。
婆娑二物間,德容儼怡怡。
元龍豈時輩,康樂匪俗期。
書齋質不陋,覆之以茆茨。
手植參天松,亭亭歲寒姿。
公去幾霜露,高風猶在茲。
可使貪夫廉,至今仰伯夷。
使君挺孤潔,後身蓋亡疑。
治體簡而肅,民俗醇不疵。
竭虔拜公像,雅有賓僚隨。
置酒延公孫,誠意公所知。
表表孝弟里,人物固未衰
德厚者流光,此言良不欺。
春陰澹物華,藹藹原隰滋。
遠山出雲氣,近水餘風漪。
時禽屋上語,野蝶筵中飛。
此堂歷千載,盛事傳一時。
凜如公在傍,冠弁不敢欹。
庶幾飽公德,滿酌其可辭。
聊以永今朝,晝景方舒遲。

李處權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處權表表孝弟里,人物固未衰書法作品欣賞
表表孝弟里,人物固未衰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表表

卓異,特出。 唐 韓愈 《祭柳子厚文》:“子之自著,表表愈偉。”《明史·李三才傳》:“若 顧憲成 、 鄒元標 、 趙南星 、 劉宗周 ,皆表表為時名臣。” 姚華 《論文後編》:“兩 宋 及 元 ,皆循 唐 風:肆者亦低首於 韓 、 柳 ,謹者率降心於 王 、 楊 ; 子京 或似 長卿 , 永叔 乃法 子長 。其表表者,如是而已。”

孝弟

亦作“ 孝悌 ”。1.孝順父母,敬愛兄長。《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 朱熹 集註:“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孟子·梁惠王上》:“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漢 桓寬 《鹽鐵論·詔聖》:“聞禮義行而刑罰中,未聞刑罰行而孝悌興也。”《新唐書·孝友傳贊》:“聖人治天下有道,曰‘要在孝弟而已’。” 宋 陳亮 《祭林聖材文》:“孝悌稱於宗族鄉黨,慈愛隆於父子弟昆。”《醒世恆言·三孝廉讓產立高名》:“ 漢 朝取士之法……惟以孝廉為重。孝者,孝弟;廉者,廉潔。孝則忠君,廉則愛民。”《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 王祿 道:小弟遠遊,父母兄長跟前,有失孝悌,專為著幾分微利,以致如此。”《紅樓夢》第六三回:“禮部見當今隆敦孝弟,不敢自專,具本請旨。”

(2).指孝弟者。《漢書·董仲舒傳》:“今朕親耕藉田以為農先,勸孝弟,崇有德,使者冠蓋相望,問勤勞,恤孤獨,盡思極神,功烈休德,未始雲獲也。”

(3). 漢 代鄉官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故遣信使曉喻百姓以發卒之事,因數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讓三老孝弟以不教誨之過。”《漢書·韓延壽傳》:“幸得備位,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爭訟,既傷風化,重使長吏、嗇夫、三老、孝弟受其恥。”《後漢書·明帝紀》:“其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級。” 李賢 註:“三老、孝悌、力田,三者皆鄉官之名。三老, 高帝 置,孝悌、力田, 高后 置,所以勸導鄉里,助成風化也。” 宋 蘇軾 《策問》之二:“古者有勸農之官、力田之科,與孝弟同。而自 漢 以來,率用戶口登耗、黜陟守宰。”

亦作“ 孝悌 ”。弟承兄位為帝者,享祀宗廟時稱“孝弟”。《續資治通鑑·宋仁宗嘉祐八年》:“故 太祖 之室, 太宗 稱孝弟, 真宗 稱孝子,大行皇帝稱孝孫。”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孝弟》:“古人惟子孫稱孝,《詩》‘綏予孝子’、‘孝孫徂位’,皆廟中之稱,後代以弟承兄,則有稱孝弟者。”

人物

(1)

(2) 小說或戲劇中被描寫的人

人物描寫

(3) 被認為有突出或顯著特性的人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沁園春·雪》

愷撒是個偉大的歷史人物

西人之畫,則人物必有概范,山水必有實景。——蔡元培《圖畫》

(4) 講話者;提警告、提要求、鼓勵或發命令的人

由一個圈內人物指導

(5) 有才能之人

此人是個人物

李處權名句,陪張巨山謁清獻公祠名句

詩詞推薦

表表孝弟里,人物固未衰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