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詠葫蘆筆筒》
全文:
作器必歸聖,葫蘆器古無。
可知心造化,即此示猷謨。
地寶何曾愛,天然宛就模。
裘鍾看巧制,毛穎得安區。
布景圖猶活,臨池帖可摹。
蘭亭同逸少,愧我少工夫。
參考注釋
可知
見“ 可知道 ”。
心造
(1).佛教語。謂為心所生。 清 張岱 《西湖夢尋·大佛頭》:“色相求如來,鉅細皆心造。我視大佛頭,仍然一莖草。”
(2).泛指主觀想像。 魯迅 《南腔北調集·論“第三種人”》:“生在有階級的社會裡而要做超階級的作家……這樣的人,實在也是一個心造的幻影,在現實世界上是沒有的。” 聶紺弩 《老子的全集》:“ 老子 心造了一些幻象,以為到處都有儒家在迫害他,於是一路風聲鶴唳,踉踉蹌蹌地跑出關去。”
即此
就此;只此。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五:“庶幾遺悔尤,即此是幽屏。” 清 李漁 《奈何天·師捷》:“好一個山名。鳳為百鳥之王,又是祥瑞之物,即此就是佳祥了。”
乾隆名句,詠葫蘆筆筒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可知心造化,即此示猷謨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