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沈光文的《貸米於人無應者》
全文:
同是窮途同作客,飽得煙霞煮得石。
但使清虛腹里存,詩瘦偏多新意格。
也知詩瘦恰隨秋,高飛秋色入浯州。
蒼狗浮雲倏變幻,老我狂愚我自羞。
西山尚有中子在,周全應盡性天愛。
乃竟二餓千載垂,旅處寡親益增愾。
我來避世如避秦,上下無交饋贈屯。
倘能屈曲為小貶,何妨白日竟驕人。
驕人者流世所敬,不辨笑邪反笑正。
大家勢利正營營,誰向此中審究竟。
昨夜夢中誰贈雲,醒時拾得似紛紛。
人間世事尚難料,如何天上獲相分。
感此高誼思所報,木瓜何以投永好。
今日幼安固如何,卻亦未曾除皂帽。
參考注釋
避世
離世隱居,避免和外界接觸
避秦
(1). 晉 陶潛 《桃花源記》:“自雲先世避 秦 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絶境,不復出焉。”後以“避秦”指避世隱居。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 夏陽 適 晉 ,得 隨會 而同奔; 東海 避 秦 ,與 毛公 而俱隱。” 唐 蘇廣文 《自商山宿隱居》詩:“聞道 桃園 堪避 秦 ,尋幽數日不逢人。”
(2).指躲避強*暴或戰亂。《元人小令集·梧葉兒·天台洞》:“夕有猿敲戶,朝無客扣門,見幾個捕魚人,猶自向山中避 秦 。”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我們參禪原是虛名,避 秦 乃其實意。” 李大釗 《警告*全*國父老書》:“乃若 安南 亡於 法 , 朝鮮 並於 日 ,其墐戶無天,避 秦 無地之慘劇,尤為見者心酸,聞者發指。”
(3).簏名。
上下
(1) 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勝。——《孫子·謀攻》
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
(2) 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3) 從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優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數量詞後,表示概數;左右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稱衙門中的差役
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待一步!——《水滸傳》
饋贈
贈送,也指贈送的東西、禮品
沈光文名句,貸米於人無應者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