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火填心坎,虛風旋耳輪

李之世紀病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之世的《紀病》

全文:
已脫名韁鎖,難消病了因。
支離唯伏枕,坐起每憑人。
肌冷頻煨火,頭岑密裹巾。
常餐朝過午,不寐夜難晨。
食隔彌添噎,眠多局不伸。
空華覘目駭,憔悴掩眉顰。
伏火填心坎,虛風旋耳輪
百般難狀苦,四大備嘗辛。
茗沈時澆吻,梨漿暫軟唇。
聳肩如倦鶴,捉肘有懸鶉。
寒燠衣無準,鄉膻味不真。
發稀常罷櫛,腰減屢移紳。
少浴衣藏虱,長懸帽漬塵。
坐疑穿木榻,臥每烘棉茵。
脈脈調氣息,微微叩穀神。
休將形問影,還訝業隨身。
心舛恆多夢,性乖亦善嗔。
呻吟愁倦仆,驚詫惱船鄰。
舊本參方誤,新囊檢藥頻。
忽經殘臘過,幾度月華新。
去國三千里,回舟兩閱旬。
留將雙眼在,歸及故園春。

李之世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伏火

(1).農曆六月黃昏大火(古星名,即心宿二)的位置在中天,大暑後逐漸向西退伏,古謂“伏火”。 北周 庾信 《奉和初秋》詩:“落星初伏火,秋霜正動鍾。”

(2).道家煉丹,調低爐火的溫度謂“伏火”。 唐 朱慶餘 《贈道者》詩:“藥成休伏火,符驗不傳人。”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居四郎伏硃鍛丹砂》:“其法取辰錦顆塊砂,不計多少,以一藥鋪蓋煅之,朱已伏火,即日用炭火二兩空養。”

心坎

內心深處

風旋

(1).謂風旋起。 唐 劉得仁 《冬夜與蔡校書宿無可上人院》詩:“月倒高松影,風旋一磬聲。”亦指旋風。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典禮·敬禮城隍》:“乃飛蝗入境而禾稼無傷,冰雹為災,而風旋立止。”

(2).比喻迅疾或高揚。《宋史·樂志十三》:“七德之舞,四朝用康……風旋山立,濟濟皇皇。”

耳輪

(1).耳郭的邊緣,下連耳垂。亦指耳朵。 唐 王建 《晚秋病中》詩:“萬事風吹過耳輪,貧兒活計亦曾聞。” 元 王曄 《桃花女》第二折:“我頭直上髮似揪,耳輪邊熱似火。”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丘生》:“生大懼,投地求釋,眾置若罔聞,或揪耳輪,或扔髮辮。”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王頭剛到水面, 眉間尺 的頭便迎上來,狠命地在他耳輪上咬了一口。”

(2).指一種耳飾。《瑜伽師地論》卷五六:“諸受欲者必以安繕那等先粧眉眼,次以耳璫耳輪等莊嚴其耳。”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二二:“彼國王等或用金銀作此耳輪,形如鉢支,著耳匡中,用以裝飾,故名耳輪也。”

李之世名句,紀病名句

詩詞推薦

伏火填心坎,虛風旋耳輪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