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過的《先公守汝陰嘗以詩送都曹路君掛冠東歸載乖崖公留其錄曹語今傳播世間三十年矣過寓居潁昌一日有都曹公之季子文老者來自京師出其家所藏二帖紙墨如新因道存沒之舊感慨於懷乃追繼先公詩韻以遺文老時方就試春官待報也》

全文:
誰聞鬷蔑言,執手為改容。
此道久寂寥,世態日方濃。
昔翁守潁尾,軒裳心已慵。
感懷督郵老,獨躡二疏蹤。
脫屣太倉粟,歸謀田舍舂。
浮雲悟此理,可必祿萬鍾。
已矣衡門下,哀哉馬鬣封。
箕裘付諸子,介冑輕邊烽。
坐看一戰霸,此言天心從。
翁詩墨猶新,我涕交頤胸。
重尋筆硯盟,愧乏好語供
子非終窮者,時節會自逢。

蘇過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筆硯

亦作“ 筆研 ”。1.筆和硯。泛指文具。《三國志·魏志·后妃傳》“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年九歲,喜書,視字輒識,數用諸兄筆硯。”《世說新語·方正》“ 夏侯玄 ” 劉孝標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護軍 曹爽 誅,徵為太常,內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筆研。”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育子》:“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晬’,羅列盤琖於地,盛菓木、飲食、官誥、筆研、筭秤等,經卷鍼綫,套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徵兆。”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王太倉上書事》:“時舉朝失色,無敢與筆硯者。”

(2).指文墨書寫之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雜藝》:“猶以書工,崎嶇碑碣之間,辛苦筆硯之役。”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李岳州》:“苦心筆硯二十餘年,偕計而試者,亦僅十年,心破魂斷,以望斯舉,今復無名,豈不終無成乎?” 宋 劉攽 《遣悶》詩之一:“若能全療詩書癖,用底聊均筆硯勞。”

好語

(1).讚揚、稱頌的話。《史記·南越列傳》:“且先王昔言,事天子期無失禮,要之不可以説好語入見。入見則不得復歸,亡國之勢也。” 唐 李賀 《沙路曲》:“沙路歸來聞好語,旱火不光天下雨。” 王琦 匯解:“好語,謂民間稱頌之語。”

(2).指仁義之言,善言。《世說新語·言語》“ 魏明帝 為外祖母築館於 甄氏 ” 劉孝標 注引《魏末傳》:“帝置弓泣曰:‘陛下已殺其母,臣不忍復殺其子。’ 文帝 曰:‘好語動人心。’”

(3).佳音,好訊息。 唐 白居易 《秋霖中奉裴令公見招早出赴會馬上先寄六韻》:“素書傳好語,絳帳赴佳期。” 宋 蘇軾 《歸宜興留題竹西寺》詩之三:“此生已覺都無事,今歲仍逢大有年。山寺歸來聞好語,野花啼鳥亦欣然。” 宋 蘇轍 《次韻子瞻十一月旦日鎖院賜酒及燭》:“光明坐覺幽陰破,溫暖深知覆育長。明日白麻傳好語,曼聲微繞殿中央。”

(4).溫和婉轉的話。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秘書曲水硯》:“ 大受 以為士可死不可辱,欲委官而去, 鄭 以好語調停之。”

(5).態度和悅地對人說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二·引經》:“有 王生 者,宅為人所奪,久不給直,訟於官。 陳 不能決,第好語曰:‘《毛詩》云: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王秀才 獨不能作鵲耶?’聞者笑之。”

蘇過名句,先公守汝陰嘗以詩送都曹路君掛冠東歸載乖崖公留其錄曹語今傳播世間三十年矣過寓居潁昌一日有都曹公之季子文老者來自京師出其家所藏二帖紙墨如新因道存沒之舊感慨於懷乃追繼先公詩韻以遺文老時方就試春官待報也名句

詩詞推薦

重尋筆硯盟,愧乏好語供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