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淵的《和司錄行縣道中偶風雨有感之作六首·其二》
全文:
吏隱聲藏霧,天游更御風。
分攜方舉白,轉盼復堆紅。
北去豺狼盡,春回雨露同。
向來相對飲,應復念鄰翁。
參考注釋
分攜
離別。 唐 李商隱 《飲席戲贈同舍》詩:“洞中屐響省分攜,不是花迷客自迷。” 宋 吳文英 《風入松》詞:“樓前緑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清 秋瑾 《失題》詩:“惜別階前雨,分攜水上萍。”
舉白
(1).舉杯告盡。猶乾杯。 宋 張表臣 《珊瑚鉤詩話》:“飲酒痛釂,謂之舉白。” 清 黃遵憲 《渡遼將軍歌》:“酒酣舉白再行酒,拔刀親割生彘肩。”
(2).泛指飲酒或進酒。 唐 韓偓 《秋深閒興》詩:“把釣覆棋兼舉白,不離名教可顛狂。” 宋 王禹偁 《送密直溫學士西京遷葬》詩:“留守開筵親舉白,故人垂淚看焚黃。”
(3).指罰酒。白,大白,用以罰酒的杯子。 漢 劉向 《說苑·善說》:“ 文侯 飲而不盡釂, 公乘不仁 舉白浮君。”《文選·左思<吳都賦>》:“里讌巷飲,飛觴舉白。” 劉良 註:“大白,杯名。有犯令者,舉而罰之。” 宋 蘇軾 《贈孫莘老》詩:“若對青山談世事,當須舉白便浮君。”
(4).揭發;報告。《漢書·杜欽傳》:“假令 丹 ( 師丹 )知而白之,此誣罔罪也;不知而白之,是背經術、惑左道也:二者皆在大辟,重於 朱博 、 孫宏 、 陳鹹 所坐。 方進 終不舉白。” 三國 魏 曹操 《步戰令》:“諸部曲者,各自按部陳兵疏數。兵曹舉白。”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白蓮教》:“ 楊 急起捉其臂曰:‘客請少停,有密事舉白。’”
轉盼
(1).目光流轉。 唐 溫庭筠 《南歌子》詞之六:“轉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
(2).猶轉眼。喻時間短促。 宋 蘇軾 《徐大正閒軒》詩:“君如汗血駒,轉盼略 燕 楚 。” 元 無名氏 《凍蘇秦》第三折:“世事升沉如轉盼,算來由命不由人。” 清 黃景仁 《舟中望九華》詩:“前景轉盼失,後態觸睫俱。”
堆紅
漆器工藝名。在器物上用灰泥堆成花紋,再塗朱漆。 明 曹昭 等《新增格古要論·古漆器論》:“假剔紅,用灰團起,外用朱漆漆之,故曰堆紅。但作劍環及香草者多,不甚值錢。又曰罩紅。今 雲南 大理府 多有之。”
陳淵名句,和司錄行縣道中偶風雨有感之作六首·其二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分攜方舉白,轉盼復堆紅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