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朱有燉的《元宮詞·祈雨番僧鮓答名》
全文:
祈雨番僧鮓答名,降龍刺馬膽巴瓶。
牛酥馬乳宮中賜,小閣西頭聽唪經。
參考注釋
祈雨
因久旱而求神降雨。古稱雩祀。《晉書·禮志上》:“ 武帝 鹹寧 二年春分,久旱……五月庚午,始祈雨於社稷山川,六月戊子,獲澍雨。”《太平廣記》卷三四二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趙叔牙》:“通狀祈雨,期三日雨足。” 清 厲鶚 《東城雜記》卷上:“ 信州 懷玉山 有畫羅漢,郡中每迎請祈雨。”
番僧
即喇嘛僧。指西番之僧。《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當時有一番僧,法名 渾壽羅 ,到此 武林郡 雲遊。” 清 葉名灃 《橋西雜記·塞上六歌》:“因扮諸佛排闥以入而打之,故名之曰打鬼。今京師番僧寺,上元除夕亦為之。”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喇嘛打鬼》:“又以小番僧名 班第 者,衣彩胄,戴黑白頭盔,手執綵棒,隨意揮灑自如。”
鮓答
亦作“ 鮓荅 ”。某些獸畜的內臟結石。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禱雨》:“往往見 蒙古 人之禱雨者……惟取浄水一盆,浸石子數枚而已。其大者若鷄卵,小者不等。然後默持密呪,將石子淘漉玩弄,如此良久,輒有雨……石子名曰鮓荅,乃走獸腹中所產,獨牛馬者最妙。”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一·鮓答》:“鮓答生走獸及牛馬諸畜肝膽之間,有肉囊裹之,多至升許……其狀白色,似石非石,似骨非骨,打破層迭。”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洗鮓答誦梵咒者,亦立致風雨,天地之氣能如是之刻期乎?”
降龍
古代服飾及旗幟上所繡繪的下降之龍的圖案。《儀禮·覲禮》:“天子乘龍,載大斾,象日月,升龍降龍。” 宋 曾鞏 《降龍》詩:“降龍左右施襟裾,兩廊夾廟深渠渠。”《詩·豳風·九罭》“袞衣綉裳” 宋 朱熹 集傳:“天子之龍,一升一降。上公但有降龍,而無升龍。”
謂以佛法降伏神龍。 唐 靈一 《宿天柱觀》詩:“中宵自入定,非是欲降龍。” 元 薛玄曦 《送朱本初之玉階堂》詩:“慎勿挽弓思射鹿,祇須鑄鐵學降龍。” 陳毅 《悼羅炳輝將軍》詩:“自有擎天手,伏虎復降龍。”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石油頭》:“尖刀班,突擊隊,從兩個方向,猛撲鑽台。一個伏虎。一個降龍。帶上管線,壓上井口。”參見“ 降龍伏虎 ”。
朱有燉名句,元宮詞·祈雨番僧鮓答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