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汪銖的《重過昇州》
全文:
昔號衣冠地,今為狐兔丘。
興亡原有數,歌舞竟成愁。
落日烏衣巷,蒼煙白鷺洲。
徘徊不忍去,知者為心憂。
參考注釋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覺得過不去。《穀梁傳·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記·項羽本紀》:“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
(2).不忍耐;不忍受。《論語·衛靈公》:“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二:“ 阮士瑀 傷於虺,不忍其痛,數嗅其瘡。” 宋 蘇軾 《休兵久矣而國用日困策》:“不忍藥石之苦、針砭之傷,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
(3).不收斂。《楚辭·離騷》:“ 澆 身被服強圉兮,縱慾而不忍。” 漢 朱浮 《為幽州牧與彭寵書》:“高論 堯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為世笑,死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願意。《孟子·離婁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記·亷頗藺相如列傳》:“ 相如 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三國志平話》卷上:“﹝妻子﹞到於庵門,見學究疾病,不忍見之,用手掩口鼻,斜身與學究飯吃。”
(5).捨不得。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予初閲時,不忍釋卷。”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 香山 詩﹞古體則令人心賞意愜,得一篇輒愛一篇,幾於不忍釋手。” 郭小川 《木瓜樹的風波》詩:“此刻呀,他還不忍和同志們告別。”
知者
能了解的人;有見識的人。 唐 元稹 《琵琶歌》:“曲名《無限》知者鮮,《霓裳羽衣》偏宛轉。” 宋 蘇軾 《以雙刀遣子由次其韻》:“作詩銘其背,以待知者看。”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七:“故余嘗謂 太白 詩,謹守古人繩墨,亦步亦趨,不敢相背。至 杜陵 乃真與古人為敵,而變化不可測矣……但可為知者道,難與俗人言。”
有智慧的人。《周禮·考工記序》:“知者創物,巧者述之。” 陸德明 釋文:“﹝知﹞音智。”《史記·商君列傳》:“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 唐 杜甫 《貽華陽柳少府》詩:“鬱陶抱長策,義仗知者論。” 章炳麟 《文學說例》:“黨同妬真,以破碎譏知者,人心渾渾,日益頑嚚,良有以也。”
汪銖名句,重過昇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