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綦崇禮的《陪觀使太尉燕集長句兼簡座中諸公》
全文:
繞郭江山四望中,一時共寓接群公。
戚藩位列三司貴,帥閫班分二府崇。
華省名卿踵持橐,廉車宿將久櫜弓。
追游亦有鑾坡客,憔悴今先鶴髮翁。
人事等閒欣戚異,賓筵聊喜笑言同。
更須結伴春遊去,已過催花幾信風。
參考注釋
戚藩
亦作“ 戚蕃 ”。近親藩王。 晉 劉琨 《勸進表》:“社稷時難,則戚藩定其傾;郊廟或替,則宗哲纂其祀。”《文選·王儉<褚淵碑文>》:“屬值三季在辰,戚蕃內侮。” 李周翰 註:“戚蕃,謂諸王也。”《南齊書·高帝紀上》:“皇室多難,釁起戚蕃。” 唐 劉知幾 《史通·品藻》:“ 王頍 文章不足,武藝居多,躬詣戚藩,首階逆亂。” 宋 蘇軾 《賜濟陽郡王曹佾罷散興龍節道場香酒果口宣》:“卿寵冠戚藩,望隆舊德。”
三司
(1).指三公。《後漢書·順帝紀》:“今刺史、二千石之選,歸任三司。” 李賢 註:“三司,三公也,即太尉、司空、司徒也。”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淵明 從父太常 夔 嘗問 耽 :‘君若在,當已作公不?’答云:‘此本三司人。’” 唐 張說 《和麗妃神道碑銘》:“故坐而論教,則位比三司;動而具贍,則儀型六列者矣。”參見“ 三公 ”。
(2). 唐 以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主理刑獄。《新唐書·百官志三》:“凡冤而無告者,三司詰之。三司,謂御史大夫、中書、門下也。”
(3). 唐 宋 以鹽鐵、度支、戶部為三司,主理財賦。《資治通鑑·唐昭宣帝天祐三年》:“﹝三月﹞戊寅,以 朱全忠 為鹽鐵、度支、戶部三司都制置使。三司之名始於此。”《續通志·職官四》:“三司起於 唐 末, 五代 特重其職,至 宋 而專掌財賦,皆以重臣領之。”
(4). 宋 代於 廣州 、 明州 、 杭州 置市舶司,主對外貿易,合稱三司。《宋史·食貨志下八》:“﹝ 熙寧 ﹞九年, 集賢殿 修撰 程師孟 請罷 杭 、 明 州市舶,諸舶皆隸 廣州 一司。令 師孟 與三司詳議之。”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二章第二節:“九七一年, 太宗 滅 南漢 ,即在 廣州 設定市舶司。以後又在 杭州 、 明州 置市舶司,與 廣州 合稱‘三司’,是 北宋 主要的對外貿易港。”
(5). 明 代各省設都指揮司、布政司、按察司,分主軍事、民政、司法,合稱三司。《明史·職官志一》:“外設都、布、按三司,分隸兵刑錢穀,其考核則聽於府部。”
帥閫
(1).鎮撫一方的軍事首長。 宋 蘇軾 《賀高陽王待制啟》:“伏審顯奉恩綸,榮更帥閫。”
(2).指帥府。 明 無名氏 《運甓記·棄官就辟》:“行行漸欣臨帥閫,且把徵車頓,忙參上將營。”
二府
(1). 漢 代稱丞相與御史。《漢書·劉向傳》:“今二府奏佞讇不當在位。”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二府,丞相、御史也。”《後漢書·何敞傳》:“二府聞 敞 行,皆遣主者隨之。” 章炳麟 《秦政記》:“ 武帝 以降,國之輔拂,不任二府。”
(2). 宋 代稱中書省和樞密院。《宋史·職官志二》:“ 宋 初,循 唐 五代 之制,置樞密院,與中書對持文武二柄,號為‘二府’。” 宋 王安石 《父制誥》:“踐更二府,執國機要。”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一:“ 建炎 維揚 南渡時,雖甚蒼猝,二府猶張蓋搭狨坐而出,軍民有懷甎狙擊 黃 相者。”
(3). 明 、 清 兩代同知(知府的副職)的俗稱。《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我在 安東 做了兩年,又到 四川 做了一任知州,轉了個二府,今年纔陞到這裡。”《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這裡的二府就合 茌平 的這位 胡太爺 是兒女親家。”
(4).指大腸小腸。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五:“吾久苦小便白濁,近又大府滑,百藥不瘥。取倒黏子嫩葉蒸之,焙燥為末,以酒糊為丸,日吞百餘,二府皆平復。”
綦崇禮名句,陪觀使太尉燕集長句兼簡座中諸公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