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生迎拜日,揖讓杏花壇

王汝玉送趙廣文赴任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汝玉的《送趙廣文赴任》

全文:
胄監初投跡,黌宮再調官。
行看新教洽,莫嘆舊氈寒。
閩路春將近,都門雪乍殘。
諸生迎拜日,揖讓杏花壇

王汝玉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諸生

明代稱考取秀才入學的生員為諸生

諸生學於太學。——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諸生許用德。——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迎拜

迎見禮拜。《禮記·曲禮下》:“君若迎拜,則還辟不敢答拜。” 鄭玄 註:“迎拜,謂君迎而先拜之。”《後漢書·郭伋傳》:“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卻見十數年前一個死過的丫頭出來迎拜,請 行修 坐下。”

揖讓

(1).賓主相見的禮儀。《周禮·秋官·司儀》:“司儀掌九儀之賔客擯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子大叔 見 趙簡子 , 簡子 問揖讓、周旋之禮焉,對曰:‘是儀也,非禮也。’” 漢 劉向 《說苑·君道》:“今王將東面,目指氣使以求臣,則廝役之材至矣;南面聽朝,不失揖讓之禮以求臣,則人臣之材至矣。” 晉 葛洪 《抱朴子·審舉》:“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讓盤旋,吾未見焚之自息也。”

(2).指禮樂文德。《漢書·禮樂志》:“揖讓而天下治者,禮樂之謂也。”參見“ 三揖三讓 ”。

(3).禪讓。讓位於賢。《韓非子·八說》:“古者人寡而相親,物多而輕利易讓,故有揖讓而傳天下者……當大爭之世而循揖讓之軌,非聖人之治也。”《南齊書·劉祥傳》:“故揖讓之禮,行乎 堯 舜 之朝,干戈之功,盛於 殷 周 之世。” 徐特立 《關於研究歷史的幾個重要問題》:“由 堯 舜 揖讓進到 禹 傳子,是歷史發展一個必然階段。”

杏花壇

指授徒講學之所。 唐 王建 《送司空神童》詩:“杏花壇上授書時,不廢中庭趁蝶飛。暗寫五經收部秩,初年七歲著衫衣。”參見“ 杏壇 ”。

王汝玉名句,送趙廣文赴任名句

詩詞推薦

諸生迎拜日,揖讓杏花壇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