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汝玉的《送人歸四明》
全文:
四明開郡溟濤中,地與歐越相交通。
更唐歷宋生息異,民物實與諸華同。
南渡故族多依止,文獻往往存流風。
安知百年太平後,楚涉作俑先群雄。
海濱忽舉烽火起,城廓但見煙霧濛。
當時海內久寧謐,父老不識操戈弓。
出門相見共垂泣,何異犬豕遭羆熊。
廟堂安坐共肉食,誰肯謀慮殫貞忠。
偷安苟出一時算,表請章服蓬萊宮。
朱溫遂得拜使節,侯景未幾超上公。
遂令樂土成割據,不復眾水歸朝宗。
時清送君還故里,使我懷感心忡忡。
剩水殘山定何似,故家喬木應已空。
念昔東行曾到日,郡中名勝多探窮。
湖心寺前秋月白,曹娥江上春花紅。
別來屈指三十載,回首舊遊難再逢。
逢君歸去吊遺蹟,緘書為報西飛鴻。
參考注釋
南渡
亦作“南度”。1.渡水而南。《楚辭·九章·哀郢》:“當 陵陽 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王逸 註:“渡,一作度。”《史記·晉世家》:“五年春, 晉文公 欲伐 曹 ,假道於 衛 , 衛 人弗許。還自 河 南度,侵 曹 ,伐 衛 。” 唐 柳宗元 《詔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詩:“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歸人。”
(2).猶南遷。 晉元帝 、 宋高宗 皆渡 長江 遷於南方建都,故史稱南渡。 唐 李白 《金陵》詩之一:“ 晉 家南渡日,此地舊 長安 。”《宋史·孝宗紀贊》:“ 高宗 以公天下之心,擇 太祖 之後而主之,乃得 孝宗 之賢,聰明英毅,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可謂難矣哉。” 元 趙孟頫 《岳鄂王墓》詩:“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郁達夫 《題閩縣陳貽衍西湖記游畫集》詩之一:“南渡江山氣不雄, 錢塘 蘇小 可憐蟲。”
依止
依託;依附。《周禮·春官·肆師》“祭兵于山川” 漢 鄭玄 註:“山川蓋軍之所依止。”《北史·藝術傳上·殷紹》:“ 興 將臣到 陽翟 、 九崖巖 沙門釋 曇影 間, 興 即北還。臣依止 影 所,求請《九章》。” 唐 許堯佐 《柳氏傳》:“有妾 柳氏 ,阻絶兇寇,依止名尼。”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皎然上人》:“ 李端 在 匡岳 ,依止稱門生。” 清 方文 《石橋懷與治》詩:“三日不相見,形神罔依止。”
文獻
有歷史意義或研究價值的書籍
往往
(1) 每每;時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處處;到處
往往山出棋置。——《史記·貨殖列傳》
卒中往往語。——《史記·陳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 紛紛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軍遂潰,往往稍降太尉、梁軍。——《史記·吳王濞列傳》
則文學彬彬稍進,詩書往往間出。——《漢書·司馬遷傳》
流風
(1).前代流傳下來的風氣。多指好的風氣。《孟子·公孫丑上》:“ 紂 之去 武丁 未久也,其故家遺俗,流風善政,猶有存者。” 宋 葉適 《祭石似之文》:“初美俗之願成,扶眾俊以濟艱;及流風之欲泯,忌獨潔之勝頑。” 鄭振鐸 《文學雜論·譴責小說》:“這個時候,小說真成了譴責的工具,小說家真成為人家隱事的偵探者與揭發者了。其流風至今而未衰。”
(2).隨風流行。《楚辭·九章·悲迴風》:“凌大*波而流風兮,託 彭鹹 之所居。” 洪興祖 補註:“言乘風波而流行也。” 漢 張衡 《南都賦》:“彈琴擫籥,流風徘徊。”
(3).疾風;長風。 漢 司馬相如 《美人賦》:“流風慘冽,素雪飄零。” 唐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流風入座飄歌扇,瀑水當階濺舞衣。” 郭沫若 《登閱江樓懷葉挺及獨立團諸同志》詩:“ 閲江樓 上流風遠,心繞 延河 烈士園。”
王汝玉名句,送人歸四明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