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非無進動非流,九夏憑來意亦秋

乾隆再題惠山園八景·其五·水樂亭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再題惠山園八景·其五·水樂亭》

全文:
靜非無進動非流,九夏憑來意亦秋
設曰披風有真樂,應為水調奏歌頭。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進動

(1).謂進升仕途。《後漢書·崔駰傳》:“故進動以道,則不辭執珪而秉柱國;復靜以理,則甘糟糠而安藜藿。”

(2).向前發展。 李大釗 《桑西門的歷史觀》五:“歷史的發展,是由孤立向聯合進動,由戰爭向平和進動,由反抗向協合進動。”

九夏

(1).古樂名。《周禮·春官·鍾師》:“鍾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裓夏》、《驁夏》。” 鄭玄 註:“九夏皆詩篇名,頌之族類也。此歌之大者,載在樂章,樂崩亦從而亡。”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九夏樂章》:“九夏皆門庭之樂也。《周禮·大司樂》:‘王出入則令奏《王夏》;屍出入則令奏《肆夏》;牲出入則令奏《昭夏》。’出入,謂出門入門也。”《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唐祀九宮貴神樂章》:“金奏九夏,圭陳八薌。”

(2).夏季,夏天。 晉 陶潛 《榮木》詩序:“日月推遷,已復九夏。” 唐 太宗 《賦得夏首啟節》:“北闕三春晚,南榮九夏初。” 清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行樂》:“九夏則神耗氣索,力難支體。”

(3).九州華夏。 蔡東藩 許廑父 《民國通俗演義》第六回:“前因民軍起事,各省回響,九夏沸騰。”

來意

(1) 到這裡來的意圖

請說明來意

(2) 未來的情況

來意如何

乾隆名句,再題惠山園八景·其五·水樂亭名句

詩詞推薦

  • 次韻謁子美祠堂

    釋德洪宋代〕心許房次律,神交郭元振。人品如奇峰,橫秋聳孤峻。筆陣工斫伐,忠義見詞刃。仕如上瀨船,饒力挽不藎。酒狂
  • 題信國墨梅

    釋道璨宋代〕太耐冰霜老玉關,北風滿面不知寒。無邊生意天難泄,春色教人紙上看。
    靜非無進動非流,九夏憑來意亦秋 詩詞名句
  • 詠梅雜詩

    張道洽宋代〕此兄自是風塵表,半在山巔半水涯。老子怕寒渾不出,夜窗明月看橫斜。
    靜非無進動非流,九夏憑來意亦秋 詩詞名句
  • 題漢玉谷璧

    乾隆清代〕谷璧闊將盈周尺,土華千載黯而澤。粟文撫不留手跡,執者為誰弗可覈。欲擲之山誠覺惜,況喻綏豐義堪繹。諺曰
  • 古芳書屋詠杏

    乾隆清代〕老杏峙堂陬,春風花發稠。因緣今適值,種植昔誰留。通體雖非稚,標姿終是柔。如將漱六藝,於古潤芳酬。
  • 早發韶州

    宋之問唐代〕炎徼行應盡,回瞻鄉路遙。珠厓天外郡,銅柱海南標。日夜清明少,春冬霧雨饒。身經大火熱,顏入瘴江消。觸影
  • 戲題皆春閣

    乾隆清代〕青陽有意到根荄,造物無心栽者培。綵勝華鐙都在架,笑予過節始言來。
  • 飛來峰

    李寄明代〕山根連上竺,石骨漱空潭。冷冷四時雨,鮮鮮終日嵐。□訛來靈鷲,惡道鑿瞿曇。我到茲峰下,先懷邵古庵。
  • 奉留楚金長老

    黃庭堅宋代〕但將飯向無心椀,自有人扶折腳鐺。不用重尋舊巢穴,胡蜂窠掛萬年藤。
  • 寄商守宋郎中

    邵雍宋代〕初返洛城無限事,閒人體分似相違。如今一向覺優逸,卻類商顏嘯傲時。
    靜非無進動非流,九夏憑來意亦秋 詩詞名句
靜非無進動非流,九夏憑來意亦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