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政期必聞,明訓思對揚

李松齡題聞政堂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松齡的《題聞政堂》

全文:
先生斂經綸,籌帷贊西方。
一朝去幕府,委佩朝明光。
召見天嘆晚,占對何琅琅。
小試分顧憂,持麾來邊疆。
善政期必聞,明訓思對揚
朝夕懼有闕,蕭然坐斯堂。
訟缿亦已空,燕寢凝清香。
他年報政歸,從渠愛甘棠。

李松齡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善政

(1).妥善的法則。《左傳·宣公十二年》:“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

(2).清明的政治;良好的政令。《書·大禹謨》:“德惟善政,政在養民。”《後漢書·臧宮傳》:“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南史·垣護之傳》:“木連理,上有光如燭,鹹以善政所致。” 明 唐順之 《廷試策》:“要之,官得其人,則善政行而天下蒙其福。”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二節:“ 唐順宗 即位,下令蠲免民間對官府的各種舊欠……這些,在當時都是善政。”

(3).良好的政績。《新五代史·雜傳·史圭》:“﹝ 史圭 ﹞為 寧晉 、 樂壽 縣令,有善政,縣人立碑以頌之。” 明 宋濂 《碧崖亭辭》:“﹝先生﹞學問富而德行脩,踐揚中外,其善政蓋章章雲。” 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三幕第一場:“他們說,自從 馬老爺 入閣拜相,善政流傳,真是民之父母。”

(4).泛指良好的管理。《紅樓夢》第六八回:“﹝ 尤二姐 ﹞又見 周瑞 家等媳婦在傍邊稱揚 鳳姐 素日許多善政。”

明訓

明確的訓誡。《國語·晉語八》:“圖在明訓,明訓在威權。” 韋昭 註:“言既有明教,在威權以行之。”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三》:“佩詩禮之明訓,宣忠孝之弘規。” 聶紺弩 《兔先生的發言》:“‘明哲保身’,古有明訓。”

對揚

亦作“ 對敭 ”。 1.古代常語,屢見於金文。凡臣受君賜時多用之,兼有答謝、頌揚之意。《書·說命下》:“敢對揚天子之休命。” 孔 傳:“對,答也。答受美命而稱揚之。”《詩·大雅·江漢》:“ 虎 拜稽首,對揚王休,作 召公 考,天子萬壽。” 朱熹 集傳:“言 穆公 既受賜,遂答稱天子之美命,作 康公 之廟器,而勒策王命之辭以考其成,且祝天子以萬壽也。”

(2).轉為偏義,謂答謝,報答。 漢 蔡邕 《司空文烈侯楊公碑》:“虔恭夙夜,不敢荒寧,用對揚天子丕顯休命。”《舊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不能盡忠竭節,對敭王休,策蹇勱駑,祇奉皇眷。”

(3). 唐 宋 以來為官吏除授後謝恩的一種儀式。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中:“吏部流內銓,每除官,皆雲權判。正衙謝,復正謝前殿,引選人謝辭。繇 唐 以來,謂之對揚。”

(4).猶比美。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中:“﹝ 魏文帝 ﹞所計百許篇,率皆鄙質如偶語。惟‘西北有高樓’十餘首,殊美贍可玩,始見其工矣。不然,何以銓衡群彥,對揚厥弟者耶?”

(5).面君奏對。《魏書·儒林傳序》:“州舉茂異,郡貢孝廉,對揚王庭,每年逾眾。” 唐 杜甫 《贈李十八秘書別三十韻》:“對敭撫士卒,乾沒費倉儲。” 仇兆鰲 注引 朱鶴齡 曰:“其奏對君前,當以師老財匱為言。”《資治通鑑·陳宣帝太建八年》:“平生言論,無所不道,今者對揚,何得乃爾反覆?” 胡三省 註:“對揚,本於 傅説 、 召虎 。對,答也;揚,稱也。後人遂以面對敷奏為對揚。”

(6).答問。《<孝經>序》 邢昺 疏引 劉炫 《述義》:“ 炫 謂 孔子 自作《孝經》……假 曾子 之言,以為對揚之體,非 曾子 實有問也。”

李松齡名句,題聞政堂名句

詩詞推薦

善政期必聞,明訓思對揚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