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恭謁泰陵禮畢奉皇太后便道詣五台瞻禮曼殊易州道中得詩二十八韻》
全文:
翠幰別丹陵,行旌指綠塍。
載觀方稔歲,常奉大安乘。
台麓香嚴域,神堯法駕升。
祝釐誠有藉,紹德理原應。
稍度西成序,猶然爽氣澄。
陟山還破霧,問渡不愁冰。
紅樹村宛爾,清風店絕勝。
古來燕趙地,故事短長徵。
樊館餘荒址,荊山倚碧嶒。
嬴秦徒割據,豪俠此陵憑。
台有黃金號,屏猶積翠稱。
招延殊可尚,長樂最堪憎。
歷歷興亡事,行行感慨增。
六龍驅沛艾,八輦轥輷輘。
健士盤神馬,材官按俊應。
傘張紅日障,旗曳紫雲騰。
郭外聞舂碓,溪邊看結罾。
築場全少隙,比櫛不論層。
要識舒長樂,多緣黍稌登。
降康天有自,致瑞我何能。
時豫因修武,懷深敢忘兢。
土臣朝肆覲,書案夜親憑。
飛白聊娛暇,批黃每繼燈。
狩巡五年舉,休助萬民承。
勤政傳家法,延禧命梵僧。
詎惟遵象教,端以緝徽興。
指日臨三晉,神霄躡幾棱。
方輿應有志,繼武孝孫曾。
參考注釋
築場
築造場地。《詩·豳·七月》:“九月築場圃。” 鄭玄 箋:“築堅以為場。” 唐 杜甫 《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茅屋》詩之一:“築場看斂積,一學 楚 人為。”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 汴 泗 交流郡城角,築場千步平如削。”
比櫛
像梳篦的齒一樣緊密相連。形容接連而來或密密排列。語出《詩·周頌·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櫛”。 宋 王安石 《收鹽》詩:“州家飛符來比櫛,海中收鹽今復密。” 清 吳偉業 《松鼠》詩:“櫺戶既嚴扃,欒櫨若比櫛。”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西岸矮屋比櫛,屋前地平如掌。”《清史稿·兵志八》:“陸路自 同治 間開墾荒地以後,耕廛比櫛,直抵 鴨緑江 西岸。” 王任叔 《疲憊者》:“左旁一村,瓦屋比櫛。”
不論
(1)
表示條件或情況不同而結果不變,下文多用“都、總”與它呼應
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努力學習
(2)
無論,不管
不論你走到那裡,都別把我忘了
乾隆名句,恭謁泰陵禮畢奉皇太后便道詣五台瞻禮曼殊易州道中得詩二十八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