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澤泯然無處問,清風緬邈竹陰垂

焦千之硯池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焦千之的《硯池》

全文:
蕭公事跡久塵泥,獨有當年洗硯池。
世俗所傳應彷佛,僧人獨得耿頹隳。
小亭新構藏幽趣,一水中分疊舊基。
遺澤泯然無處問,清風緬邈竹陰垂

焦千之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遺澤

(1).留下的德澤。《宋書·孝武帝紀》:“猥以眇躬,屬承景業,闡揚遺澤,無廢厥心。” 宋 洪邁 《夷堅支志甲·王仲共》:“還南城,未幾,疽發背而死。 萬石 竟不霑遺澤。”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七:“按 西林氏 自從龍入 關 ,重侯累相,武達文通,在 豐沛 故家中遺澤最遠。”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西湖長生祠》:“政並 白 蘇 遺澤遠,文成《雅》《頌》繼聲難。”

(2).遺墨;遺物。 宋 洪邁 《夷堅三志·葉熙績》:“又方料理故父致仕遺澤,為姻戚道此夢,以資笑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成》:“嫗喜,極贊盛德,曰:‘釵值幾何?先夫之遺澤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八五:“他是一個 托爾斯泰 派,此來也是特為趁車進謁 托氏 遺澤的。”

泯然

(1).遼闊貌。亦形容胸襟開闊。《列子·湯問》:“其有所觸也,泯然無際。”《世說新語·言語》“貧道如游蓬戶” 劉孝標 注引《高逸沙門傳》:“師雖升履丹墀,出入朱邸,泯然曠達,不異蓬宇也。”

(2).完全符合貌。《藝文類聚》卷三引 晉 湛方生 《秋夜》詩:“物我泯然而同體,豈復壽夭於 彭 殤。”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上:“禪宗論雲門有三種語……其三為函蓋乾坤句,謂泯然皆契,無間可伺其深淺。”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四:“自改土歸流以後,一如內地編氓之營伍,泯然無異矣。”

(3).消失淨盡貌。《太平廣記》卷二八七引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侯元》:“ 元 因拜謝而出,仍令一童送之。既出洞穴,遂泯然如故。” 宋 王安石 《傷仲永》:“又七年,還自 揚州 ,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卷一:“生平著述數萬言,所藏金石文字及 宋 栞善本書不下千種,皆泯然無存。” 何香凝 《孫中山與廖仲愷》:“ 孫先生 深知國**黨人革命精神泯然無存,反 袁 定難成就,痛心之餘,決心到 日本 另行組織中華革命黨,重新號召進行反 袁 工作。”

無處

(1).無所處。謂沒有處置的理由。《孟子·公孫丑下》:“若於 齊 ,則未有處也。無處而餽之,是貨之也。” 趙岐 註:“我在 齊 無事,於義未有所處也。義無所處而餽之,是以貨財取我。”

(2).猶無為,無常。《呂氏春秋·圜道》:“帝無常處也,有處者乃無處也。” 高誘 註:“有處,有為也。有為則不能化,乃無處為也。”

(1).沒有處所;沒有地方。《楚辭·九辯》:“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無處。”《漢書·高后紀》:“汝為將而棄軍, 呂氏 今無處矣。” 顏師古 註:“言見誅滅,無處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這樣的苦悶卻又無處可以告說。”

(2).無一處,沒有任何地方。 唐 方乾 《送孫百篇游天台》詩:“遠近常時皆藥氣,高低無處不泉聲。”《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漫山遍野,無處不到,並無一些下落。”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緬邈

久遠;遙遠。《文選·潘岳<寡婦賦>》:“遙逝兮逾遠,緬邈兮長乖。” 呂延濟 註:“緬邈,長遠貌。” 唐 張說 《游洞庭湖湘》詩:“緬邈 洞庭 岫,蔥蒙水霧色。” 明 湯顯祖 《邯鄲記·織恨》:“望斷銀河心緬邈,恨蓬首居然織作。” 清 顧炎武 《與王虹友書》:“惟是筋力衰隤,山川緬邈。”

竹陰

謂竹林中日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唐 白居易 《池上》詩之一:“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 唐 劉滄 《寓居寄友人》詩:“雨餘虛館竹陰清,獨坐書窗軫旅情。”

焦千之名句,硯池名句

詩詞推薦

遺澤泯然無處問,清風緬邈竹陰垂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