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體今殊昔,仁聲喜換悲

呂陶送師厚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呂陶的《送師厚》

全文:
毳冕登車後,薰琴易柱時。
遐方新視聽,赤子系安危。
羅網難投足,錐刀漸削肌。
激昂忠論發,絡繹奏封馳。
有意同休戚,無心計險夷。
海傾身亦禦,山轉力須支。
沸鼎憂魚爛,沈疴待藥治。
正邪雙辯起,義利兩塗知。
帝德終柔遠,天聰善聽卑。
丁寧詢使指,勞來及坤維。
*法圖公共,憸言惡詭隨。
弊從經歲積,恩許一朝釐。
治體今殊昔,仁聲喜換悲
方期講原本,何暇語毫釐。
虎噬猶吾怯,蠅營漫爾為。
陰功符監佑,直道擁祥禧。
行色青雲棧,英游白玉遲。
是非都一笑,歸旆卷晴曦。

呂陶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治體

(1).治國的綱領、要旨。 漢 賈誼 《新書·數寧》:“以陛下之明通,因使少知治體者得佐下風,致此治非有難也。”《周書·王褒傳》:“ 襃 有器局,雅識治體。” 宋 司馬光 《乞優老上殿札子》:“願陛下慎選德望材器為眾所服,知治體、曉兵略者以代之。” 清 惲敬 《三代因革論七》:“天下無無弊之制,無不擾民之事,當擇其合時勢而害輕者行之。後之儒者,以 熙寧 之法而妄意詆娸,非知治體者也。”

(2).政治法度。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 孔融 之守 北海 ,文教麗而罕於理,乃治體乖也。” 宋 龔鼎臣 《東原錄》:“臺官言事,惟務摭人之惡,不顧治體之如何爾!自以為若卹治體,則僅乎不舉職矣。”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三章:“大同之治體,無國種,無險要。”

(3).指規範的文體。 明 楊慎 《蕭穎士論文》:“ 賈誼 文辭最正,近於治體。”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去古既遠,治體不振,生當其時,手足罔措,輒欲爭效異國,不以師人為恥,偶見章句之大殊,喜其文法之一定,忘其鄙且拙,而謂新且異焉。”

仁聲

(1).指具有教化作用,能使風俗變得淳厚的音樂或樂聲。《孟子·盡心上》:“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 趙岐 註:“仁聲,樂聲《雅》《頌》也。” 漢 王褒 《洞蕭賦》:“其仁聲,則若颽風紛披,容與而施惠。”

(2).指施行仁德而贏得的聲譽。 漢 揚雄 《羽獵賦》:“仁聲惠於北狄,武誼動於南鄰。”《三國志·蜀志·楊戲傳》:“初自 燕 、 代 則仁聲洽著,行自 齊 、 魯 則英風播流。” 唐 元稹 《鄭涵授尚書考功郎中馮宿刑部郎中制》:“二帝三王之所以仁聲無窮,績用明而刑罰當也。” 宋 王安石 《送王蒙州》詩:“仁聲已逐春風到,使節猶占夜斗行。” 明 劉基 《感興》詩之一:“昭代仁聲浹九夷,野無矛戟有鎡基。”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編》:“民則簞食壺漿,商則市肆無驚,豈非仁聲素著,信義先行者所能如此哉!”參見“ 仁聞 ”。參閱 宋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盡心章句上》。

呂陶名句,送師厚名句

詩詞推薦

治體今殊昔,仁聲喜換悲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