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並效其十四·城鹽州(美聖謨而誚邊將也)》
全文:
城鹽州,美聖謨而誚邊將。
德宗築城五原上,不謀邊臣不謀相。
自從城築鹽州安,闡布贊普增悵望。
十餘載弗敢犯塞,萬姓夜眠晝無恙。
又如張仁願受降築三城,北邊千里得安寧。
其後邊將非不計及此,顧欲養寇翻得掘強兵。
各為身謀將可鄙,獨斷築城君足美。
白家樂府意在此,然亦不過慎守幸保無事而已矣。
城迪化,烏魯木齊增廨舍。
城惠遠,伊犁今為外戶閫。
野可牧畜田可耕,工商富聚謀經營。
來往夜行無盜驚,哈薩布魯常至城。
以馬易帛攜歸籯,是城較之鹽州受降拓萬里,香山白傅以為何如耳。
參考注釋
樂府
古代主管音樂的官署,後世把採集的民歌或文人模擬的作品也叫做“樂府”
許用德制樂府。—— 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不過
(1)
——用在形容詞性的詞組或雙音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很高
那就再好不過了
(2)
——作連詞,表示轉折,只是
然亦不過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還不錯,不過胃口還不好
(3)
副詞,指明範圍;只,僅僅
不過是個小孩子
慎守
(1).謹慎地保住。《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文子 曰:‘可慎守也已。’”《莊子·在宥》:“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女身,物將自壯。”
(2).指慎於自己的操守。 明 方孝孺 《畏說》:“視乎吾身而畏,或不能慎守以辱乎親。”
無事
(1).沒有變故。多指沒有戰事、災異等。《禮記·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鄭玄 註:“事謂征伐。”《史記·平準書》:“ 漢 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邊境去矢石之憂,天下無事,百姓和樂。” 明 陳子龍 《議財用》:“若雲多事,則自古亦無無事之國也。”
(2).指無為。道家主張順乎自然,無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記·蘇秦列傳》:“竊為君計者,莫若安民無事,且無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問 《李道人崧陽歸隱圖》詩:“道人本無事,何苦塵中為?”
(3).無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無事而食,不可也。”《史記·張儀列傳》:“ 陳軫 曰:‘公何好飲?’ 犀首 曰:‘無事也。’”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三:“學堂日無事,驅馬適所願。” 宋 辛棄疾 《醜奴兒近·博山道中》詞:“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4).無須;沒有必要。《後漢書·臧洪傳》:“ 洪 於大義,不得不死;念諸君無事空與此禍,可先城未破,將妻子出。” 明 劉基 《題枯木圖》詩:“白髮死枕席,無事傷其躬。” 清 納蘭性德 《夢江南》詞:“ 江 南好,何處異京華?香散翠簾多在水,緑殘紅葉勝於花,無事避風沙。”
(5).無端;沒有緣故。《北齊書·神武帝紀下》:“今若無事背王,規相攻討,則使身及子孫,還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楊柳歌》:“定是 懷王 作計悞,無事翻覆用 張儀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詩:“威名功業吾何有?無事飄飄犯百蠻。”
已矣
(1)
(2) 語氣詞連用,加強語,表示事物的發展變化,可譯成“啦”
(3) “已”為動詞,止,完結。“矣”為語氣詞“了”。“已矣”可譯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乾隆名句,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並效其十四·城鹽州(美聖謨而誚邊將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