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汪鶴孫的《廣遊仙寺·其三》
全文:
割肉攜歸洵足豪,細君暢好共持醪。
漢廷枚馬皆廝品,不及東方待詔高。
參考注釋
枚馬
(1). 漢 代著名辭賦家 枚乘 、 司馬相如 的並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 漢 初詞人,順流而作, 陸 賈 扣其端, 賈誼 振其緒, 枚 馬 同其風, 王 揚 騁其勢。” 唐 崔湜 《景龍二年赴襄陽途中言志》詩:“入掌 遷 固 筆,出參 枚 馬 詞。”
(2).借指才華出眾的人。 宋 司馬光 《和孫器之清風樓》:“賢侯宴 枚 馬 ,歌鼓事繁華。晚吹來千里,清商落萬家。” 清 孫廷銓 《詠史》:“一時賓客多 枚 馬 ,不遣雄文悟 孝王 。”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幾年前
(2)
趕不上,來不及
躲避不及
後悔不及
(3)
夠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為對風采的描繪…,這部書是其他任何書都不及的
東方
——複姓 如:東方朔(西漢人,知識豐富,生性恢諧。長於文辭,有不少關於他的傳說)
待詔
(1).等待詔命。《文選·揚雄<甘泉賦>序》:“ 孝成帝 時,客有薦 雄 文似 相如 者……召 雄 待詔 承明 之庭。” 張銑 註:“待詔,待天子命也。” 唐 王績 《晚年敘志示翟處士》詩:“明經思待詔,學劍覓封侯。” 清 惠士奇 《送蔣樹存之官餘慶》詩:“待詔吾留 金馬門 ,修書君上 南薰殿 。”
(2).官名。 漢 代徵士未有正官者,均待詔公車,其特異者待詔 金馬門 ,備顧問,後遂以待詔為官名。《漢書·王莽傳中》:“ 莽 誅滅待詔,而封告者。” 唐 有翰林待詔,負責四方表疏批答、應和文章等事。後改為翰林供奉。 明 清 翰林院屬官有待詔,秩從九品,掌校對章疏文史,為低級事務官。
(3).待命供奉內廷的人。 唐 代不僅文詞經學之士,即醫卜技術之流,亦供直於內廷別院,以待詔命。因有醫待詔、畫待詔等名稱。 宋 元 時對手藝工匠尊稱為待詔,本此。《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裱褙鋪里﹞ 璩待詔 問:‘府幹有何見諭?’虞候道:‘無甚事,閒問則個。’”《水滸傳》第四回:“ 智深 走到鐵匠鋪門前看時,見三個人打鐵。 智深 道:‘兀那待詔,有好鋼鐵么?’”《醒世恆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看那娘子,正與澆蠟燭待詔説話。”
(4).舊時農村里稱理髮師為“待詔”。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二章:“ 楚用 幾個人早都交卷完畢,在理髮室找待詔梳了髮辮。”
汪鶴孫名句,廣遊仙寺·其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