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淵的《次韻鄧志宏和吏部謝公鐵字韻詩二首·其一》
全文:
結交自惜羞餘耳,直要人情淡如水。
晏嬰鮑叔久已亡,嗟我欲從誰氏子。
大栟筆陣掃千人,詩成不顧俗士瞋。
長歌欲奪謫仙氣,短韻更逼宣城真。
爾來念我知交絕,托以不能資老拙。
自笑今年錐也無,何須更覓針頭鐵。
參考注釋
筆陣
(1).比喻寫作文章。謂詩文謀篇布局擘畫如軍陣。 南朝 梁 蕭統 《正月啟》:“談叢發流水之源,筆陣引崩雲之勢。”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二:“以是學士大夫,自非性天明洽,筆陣豪異,則不能為之也。” 清 唐孫華 《送王誦侯之官成都》詩:“請築詩壇整筆陣,共執桴鼓張旌旟。”
(2).比喻書法。謂作書運筆如行陣。 晉 王羲之 《題<筆陣圖>後》:“夫紙者,陣也;筆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硯者,城池也;心意者,將軍也;本領者,副將也;結構者,謀略也。” 清 吳偉業 《項黃中家觀萬歲通天法帖》詩:“此卷仍逃劫火中,老眼縱橫看筆陣。”
不顧
(1).不回頭看。《史記·刺客列傳》:“於是 荊軻 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 林宗 異而問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顧?’ 叔達 曰:‘甑已破,視之無益。’”
(2).不顧念;不照顧。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務在獨樂,不顧眾庶。”《楚辭·劉向<九嘆·離世>》:“不顧身之卑賤兮,惜皇輿之不興。” 王逸 註:“不敢顧念身之貧賤。”
(3).不理會。《楚辭·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寶珞,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馬周 初入京,至 灞上 逆旅,數公子飲酒,不顧 周 , 周 市斗酒濯足,眾異之。”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五:“ 朱暮堂 不顧 湯富海 的意見,不滿地說:‘非篩不行! 蘇賬房 !’”
(4).不考慮;不顧忌。《韓非子·十過》:“耽於女樂,不顧國政,則亡之禍也。”《後漢書·列女傳·太原王霸妻》:“君少修清節,不顧榮祿。”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奇謔二·帝王淫*亂》:“人有恣其淫性而不顧五倫,真禽獸也。” 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十章:“戰士們不顧一切地在鋼架上爬行。”
俗士
(1).庸俗不高尚的人。《後漢書·文苑傳·劉梁》:“常疾世多利交,以邪曲相黨,乃著《破羣論》。時之覽者,以為‘ 仲尼 作《春秋》,亂臣知懼;今此論之作,俗士豈不愧心。’”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請迴俗士駕,為君謝逋客。”《南史·循吏傳·何遠》:“其所會遇,未嘗以顏色下人。是以多為俗士所疾惡。其清公實為天下第一。”
(2).見識淺陋的人。《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諸葛孔明 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襄陽記》:“ 德操 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宋 何薳 《春渚紀聞·記硯》:“或疑是 渾州 呂老 所作,而研首無‘呂’字,其製巧妙,非俗士所能為。”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四篇:“又有《對楚王問》,自辯所以不見譽於士民眾庶之故,先征歌曲,次引鯨鳳,以明俗士之不能知聖人。”
(3).未出家的世俗之士。 唐 韓愈 《別盈上人》詩:“山僧愛山出無期,俗士牽俗來何時。”
陳淵名句,次韻鄧志宏和吏部謝公鐵字韻詩二首·其一名句
名句推薦
紅葉醉秋色,碧溪彈夜弦
湘驛女子《題玉泉溪》